首頁 小故事 爱情故事 正文

五十年的忖量

愛情的氣質

五十年的忖量

時間:2012-04-25 作者: 編輯:小故事

  我曾經兩次聽過廖靜文做的講述,一次在初中,一次在高中。兩次演講的內容我記不得了,惟一有印象的是廖靜文提到徐悲鴻時哽咽的語調。我那時太小,不明白這種情緒。
  十幾年後的2002年,我又見到了廖靜文女士,她的外表讓我受驚。她已年過八旬,但頭髮依然黝黑濃密,皮膚很好很白,五官仍如她年輕時一樣秀氣。廖靜文穿了一件紫色上衣,我說悅目,她有些羞澀:“悲鴻最喜歡紫色,我就經常穿紫色的衣服。”
  廖靜文的聽力很欠好,戴着助聽器還需要我高聲而緩慢地講話,有時刻一句話要重複好幾遍。但她的影象力很好,思緒清晰。每一件事都重新講起,娓娓道來。
  1945年底,廖靜文和徐悲鴻娶親前,徐悲鴻為了和蔣碧薇排除早已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准許給蔣碧薇100萬元和100幅畫,為此徐悲鴻拚命事情,終於積勞成疾。廖靜文以為,沒有那一段日子的操勞,徐悲鴻厥後也不會英年早逝。以是提起蔣碧薇,廖靜文那麼溫婉的一小我私人也顯出了氣忿與不屑。
  徐悲鴻去世的時刻,廖靜文只有30歲,一個年輕的女人獨自走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再有新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事。但我決議不去觸及那一部門,

將軍的忠誠

出於對廖靜文的尊重,也出於對徐悲鴻的尊重。然則她自動談起了一段徐悲鴻以外的情緒履歷。那時我只是問她,這一生有沒有遺憾。我的意思是,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徐悲鴻,自己的理想並沒有實現,是不是感應遺憾。沒想到她說,是有遺憾,而這份遺憾竟是一段徐悲鴻以外的情緒履歷。
  在一次外出的火車上,廖靜文和她的孩子們結識了一個年輕的解放軍軍官。孩子們很喜歡這個高峻英俊的叔叔,而他也對廖靜文發生了好感,於是,他和她們一家成了同夥。經由一段時間的來往,他終於鼓足勇氣向她解釋愛意。廖靜文被他的真誠感動,接受了他的情緒,然則,她也一再強調,徐悲鴻永遠活在她的心中。他示意明白,於是,他們娶親了。婚後的生涯並不幸福。廖靜文對徐悲鴻的忖量與日俱增,她感受對方並沒有像答應的那樣,明白並尊重她對悲鴻的情緒。在失望中,他們仳離了。
  廖靜文聲音哆嗦地說:“我今天很坦率地告訴你,這就是我一生最遺憾的一件事。”
  我做過許多採訪,無論面臨誰、聽着什麼樣的故事,我都能保持鎮靜、客觀,而此時,我的眼眶濕潤了。
  “若是真的有黃泉,百年之後我和悲鴻能再碰頭,我要哭着把頭靠在他的胸前,向他訴說這五十年來我對他的忖量。”
   我被這樣一份偉大的戀愛深深地感動了。


    一輩子,一句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