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二十四節氣之小暑

二十四節氣,包羅十二其中氣和十二節氣。節氣是中原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締造出來的名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天氣和物候轉變、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下面我們來給人人單獨解說一下夏至的相關知識以及習俗。

夏至(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日的第四個節氣。在每年公曆6月20或21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經90°時為夏至節氣。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到達整年最長。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區域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中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區域,夏至日白晝可長達15小時,中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快要一倍。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事後它將走“轉頭路”,陽光直射點最先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事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區域,中午太陽高度角也最先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后,夜空星象也逐漸釀成夏日星空。

什麼是夏至?

夏至節氣

夏至(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日的第四個節氣。在每年公曆6月20或21或22日。視太陽到達黃經90°時為夏至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祖先接納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各地的白晝到達整年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同時,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區域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中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區域,夏至日中午太陽高度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快要一倍。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嚴冬。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事後它將走“轉頭路”。夏至事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最先逐漸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區域,夏至日事後,中午太陽高度也最先逐日降低。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我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寫到"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昔人以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宿世,以是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以是陽性的鹿角便最先脫落。而麋因屬陰,以是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以是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最先泛起,而陽性的生物卻最先衰退了。

中國民間把夏至后的15天稟成3“時”,一樣平常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時代我國大部門區域氣溫較高,日照足夠,作物生長很快,心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樣平常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區域和黃淮區域降水一樣平常可知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熟悉。

夏至時,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險些直射北回歸線上空,北半球中午太陽最高。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興旺。所心以古時刻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夏至三侯

鹿角解: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以是陽性的鹿角便最先脫落。

蜩始鳴:雄性的蟬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半夏生: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以是得名。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興旺,午後至黃昏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局限小,人們稱為“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

據漢朝應劭《習慣通》中紀錄:“杜宣夏至日赴飲,見羽觴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於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據《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祛除疫癘、荒年與飢餓殞命。《史記·封禪書》則雲:“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

夏至作為古代節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隱諱……”

夏至的習俗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祛除荒年、飢餓和殞命。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謝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行盛大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流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相互贈予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夏至”食物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樣平常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相互饋贈。夏至日,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冬至餛飩夏至面: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面是許多區域的主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麵、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面。“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以是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北京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考究吃面。根據老北京的習慣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由於這個時刻天氣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康健。夏至這天,北京各家麵館人氣很旺。無論麵館的四川涼麵、擔擔面、紅燒肉面照樣炸醬面等等,種種麵條都很“脫銷”。

紹興

舊時,在浙江紹興區域,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通例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而紹興區域龍舟競渡因天氣故,明、清以來多不在端午節,而在夏至,此習慣至今尚存。

無錫

夏至這天,無錫人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諺語說:“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序安康人團圓。”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體重增添更康健。

山東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細膩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裏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涯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嶺南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嶺南一帶的人以借名想吃的“專利”。廣州粵語區域和廣西的欽州、玉林等區域的人也是異常喜歡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聽說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熱,有“冬至魚生夏至狗”之說,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習慣延續到今。“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能抵制西風惡雨的入侵,少傷風,身體好。正是基於這一優越願望,成就了“夏至狗肉”這一怪異的民間飲食文化。現在隨着人們生涯水平的不停提高,家家戶戶在夏至日殺狗的景緻今天已不復存在。然而,家家戶戶吃狗肉的習慣依然如故。

夏至的天氣

對流天氣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興旺,午後至黃昏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局限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巧妙地借喻這種天氣,寫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著名詩句。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形貌的那麼優美,經常帶來局地災難。詩人徐書信“在暑雨”一詩中,也對夏日雷雨天氣舉行了恰如其分的形貌:“夏日熏風暑坐台,蛙鳴蟬噪襲灰塵。靑天霹靂金鑼響,冷雨如錢撲面來。”

暴雨天氣

多數情形,“夏至”時代,正值長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一再泛起暴雨天氣,容易形成洪澇災難,甚至對人民生命財富造成威脅,應注重增強防汛事情。

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這時正是江南梅子黃熟期,空氣異常濕潤,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並形成一道低壓槽,導致陰雨綿延的天氣。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霉,人體也以為不恬靜,一些蚊蟲滋生速率很快,一些腸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重飲用水的衛生,只管不吃生冷食物,防止流行症發生和流傳。

高溫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序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劃定,夏至為北半球夏日的最先。夏至事後,雖然太陽直射點最先從北回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最先逐漸變短,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區域,中午太陽高度也最先逐日降低,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外不熱”的說法。從1951年~2006年的資料來看,北方許多都會的歷史極值都泛起在夏至后。

夏至的農事

在夏至時代對中國南方大部門區域農業生產因農作物生長興旺,雜草、病蟲迅速滋生伸張而進入田間治理時期,高原牧區則最先了草肥畜旺的黃金季節。這時,華南西部雨水量顯着增添,使入春以來華南雨量東多西少的漫衍形勢,逐漸轉變為西多東少。若有夏旱,一樣平常這時可望排除。近三十年來,華南西部6月下旬泛起大局限洪澇的次數雖不多,但水平卻對照嚴重。因此,要稀奇注重作好防洪準備。夏至節氣是華南東部整年雨量最多的節氣,往後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泛升沉旱。為了增強抗旱能力,爭取農業豐收,在這些區域,搶蓄伏前雨水是一項主要措施。

“不外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學上劃定夏至為北半球夏日最先,然則地表吸收的太陽輻射熱仍比地面反輻射放出的熱量多,氣溫繼續升高,故夏至日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節。約莫再過二三十天,一樣平常是最熱的天氣了。夏至後進入伏天,北方氣溫高,光照足,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興旺,雜草、害蟲迅速滋生漫延,需增強田間治理。

夏至前後,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揚花,田間水分治理上要足水抽穗,濕潤灌漿,乾乾濕濕,既知足水稻結實對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氣養根,保證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話說“夏種不讓晌”,夏播事情要抓緊掃尾,已播的要增強治理,力爭全苗。出苗后應實時間苗定苗,移栽補缺。夏至時節種種農田雜草和莊稼一樣生長很快,不僅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而且是多種病菌和害蟲的寄主,因此農諺說: “夏至不鋤根邊草,犹如養下毒蛇咬。”抓緊中耕鋤地是夏至時節極主要的增產措施之一。棉花一樣平常已經現蕾,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要注重實時整技打杈,中耕培土,雨水多的區域要做好田間清溝排水事情,防止澇漬和狂風雨的危害。

“過了夏至節,鋤頭不能歇。”要不失時機地增強夏日田間治理,實時祛除雜草,防治病蟲害,適時適量施肥,實時播種晚稻,培育好晚稻秧苗。同時做好茶、橘園的治蟲鋪草,根外施肥等治理事情。

六月已進入夏日,月平均氣溫在25℃~26℃之間。棚室果菜多數已拉秧,應做好棚室內病殘體的整理事情,以減輕下茬病害;此期露地蔬菜已進入採收盛期。此時中原區域小麥已經收割,選一些耐熱、抗病的蔬菜品種實時播種,兩個月後就可進入採收期以填補八九月的秋菜淡季,效益很好。此月菜田主要農事有:

1.抓好夏黃瓜蒔植。注重在2~4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期實時用乙烯利或增瓜靈處置幼苗,以促進花芽分化,以利早結瓜、多結瓜。

2.種好夏白菜、夏甘藍、夏菜花。6月下旬育早熟菜花苗,國慶節、中秋節“雙節”前收穫,此期菜價一樣平常較高。

3.育芹菜苗。秋大棚種的芹菜可在6月中下旬育苗,此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一定要低溫催芽后播種,並注重遮陰防雨。用“惡草酮”封鎖除草。

4.一樣平常4月尾播種的春露地西瓜此時進入坐瓜期,坐瓜前要嚴酷注重適當控水、控氮肥,嚴酷防止旺長,以利於西瓜坐瓜;瓜坐穩后實時增強肥水治理,以利西瓜膨大,爭取西瓜高產。此期注重防治蚜蟲,預防西瓜病毒病。

5.6月尾~7月上旬是秋延後大棚辣椒育苗的要害時期。此期育苗要注重遮陰、防雨,嚴防病蟲害。多層籠罩的延秋大棚辣椒可延遲到春節採收紅果,效益更好。

6.定植大蔥。上年秋分或三、四月育的蔥苗,割麥后抓緊定植,在入伏前扎好根,以確保豐收。部門區域也有此期育大蔥苗的習慣。

7.溫室大棚的行使。6月份溫室大棚蔬菜陸續拉秧,溫室大棚可作如下處置:

①深翻曬地,熟化土壤。

②拱架上籠罩遮陽網並捲起棚膜透風,蒔植耐熱菠菜、香菜。

③栽種小溝蔥或點種玉米,以改良土壤,對於有根結線蟲的田塊,此期要注重做好防治事情。可在前茬作物收穫后,深翻30em以上,並起壟做畦,壟高30cm,灌水至平畦,然後蓋地膜,扣嚴大棚升溫至40℃以上,保持10~20天,殺滅線蟲效果顯著。

8.做好清溝排水。遇延續下雨應增強清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與田間濕度,只管削減蔬菜積水時間,促進根系正常生長。

9.接納避雨種植。防止土壤濕渡過大,可有用削減病害發生,確保蔬菜高產穩產。有條件可連繫使用防蟲網,在棚周圍蓋隔離網紗,可做到基本不用殺蟲劑。

10.增強田間治理。實時摘除老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病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病果,拔除病株,且實時祛除集中處置;增施磷鉀肥,追施尿素薄肥,以增強生長勢,促進根系生長,延緩落市時間;因耐久田間積水而早衰的蔬菜地要搶睛翻耕,鬆土除草。

11.增強病蟲害防治。實時合理用藥,選准藥劑、用藥時間、濃度和方式,還應注重藥劑交替使用,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藥。

夏至的養生

夏日陽氣盛於外。從夏至最先,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以是,在夏至后,飲食要以清泄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耐勞味食物,宜清補。《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巨細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勿過咸、過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綠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菜和瓜果類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如白菜、苦瓜、絲瓜、黃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而麵條,也是夏至后被推薦的美食之一。在中國北方盛行一句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尤其是涼麵,既能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康健。

在這裏,還要向人人盛大推薦一種食材——生薑。有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勝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所做的精鍊的歸納綜合。夏日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尚有“男子不能百日無姜”的說法。夏日萬物生長,陽極陰生,心旺腎衰,因此,適量進補對男子性功效的珍愛和提升照樣很有利益的。

夏至后,氣溫逐漸升高,人體出汗量也會隨之增添,因此人體需水量大。對此,還可以在飲食上加以調治,如喝些綠豆湯、淡鹽水等。需注重的是,綠豆湯不要多喝,更不能當水喝。屬於寒涼體質和體質虛弱之人也不相宜飲用綠豆湯。

夏至不僅僅要從飲食上注重養生保健,而在精神上也要注重調養。《周易》理論以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因此,夏至后重在養心。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亂如麻,而煩則更熱,可影響人體的功效流動,從而發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治,多靜坐,清掃心中雜念。夏至養生吃什麼?夏至節氣該若何養生保健?

夏至的詩詞

夏至節氣

《習慣通義》漢朝·應劭

“杜宣夏至日赴飲,見羽觴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於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草木皆兵”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夏至”也是詩人們的詠吟工具,唐朝權德輿《夏至日作》,“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日作》唐朝·權德輿

清明當天能上墳嗎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避暑北池》唐朝·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竹枝詞》唐朝·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宋朝·張耒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雲遷。

人世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干雲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一定。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的諺語

夏至節氣

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

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餛飩免疰夏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過了夏至節,伉儷各自歇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

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

芒種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芒種雨漣漣,夏至火燒天。

芒種雨漣漣,夏至旱燥田。

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

芒種夏至常雨,颱風遲來;芒種夏至少雨,颱風早來。

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

芒種怕雷公,夏至怕寒風。

芒種西南風,夏至雨連天。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出蟲

芒種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

芒種火燒雞,夏至爛草鞋

愛玩夏至日,愛眠冬至夜

夏至楊梅滿山紅,小暑楊梅要生蟲

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熱

夏至大爛,梅雨當飯

夏至無雨三伏熱

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序安康人團圓

冬至一場風,夏至一場暴

夏至悶熱汛來早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裡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着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主要,伏里鋤一遍,勝過水澆園

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夏至風從西邊起,瓜菜園中受折磨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夏至雨點值千金

夏至一場雨一滴值千金

夏至東南風十八天後大雨淋

夏九九歌

我國陰曆中“九”是習習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撒播較廣,它是以冬至那一天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整年最嚴寒的季節。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整年最炎熱的季節。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撒播,實在“夏九九”確實生動形象地反映日期與物候的關係。

最能反映我國大部門區域天氣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樑上的《夏至九九歌》,全文是: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着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納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北方農村的“夏九九”歌,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濕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六九五十四,納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八九七十二,當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九九”歌雖然未普遍撒播,但它比冬九九適用局限更廣。除了青藏高原、西北部門區域等區域不適用外,在我國大部門區域都適用。這是由於我國南北溫差夏日小,冬季大。因此“夏九九”歌就沒有“冬九九”的那種地域局限性。


2021年2月26日出行大利方向元宵節老黃曆宜出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