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清明節吃雞蛋什麼意思

2021年5月移居黃道吉日一覽表

清明節吃雞蛋什麼意思


  古代的上祀節

  專家稱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種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種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畔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后便可孕育。

  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在農村的一些區域,另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倘若要探討清明節里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着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和寒食節有關

  寒食、清明節里鬥雞子(卵)之戲,真正的源起,應該照樣歸於先秦時代某些區域的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無疑是渡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物貯備。再者清明日的遠足踏青,熟雞蛋也是便攜的食物。事前的撞擊剝皮,難免引起孩童兩兩相撞的興趣。


2021年5月搬家黃道吉日查詢一覽表

  對生命的尊崇

  倘若要探討清明節里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蘊,其中應該還寄寓着人們對於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傳說,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藝文類聚》),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史記》)而生,秦始祖大業也是“玄鳥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記》)。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后,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不也是雞蛋嗎?清明的祭祖省墓,其中不也有慎終追遠的生命意識嗎?春季里萬物化育,是生命的季節,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層的生命意蘊上暗合。在省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頭地。


  吃雞蛋的傳說

  聽說吃了這時煮的雞蛋,就一年不會頭痛。這個習慣是怎麼傳下來的呢?傳說古代孝感一帶屬雲夢澤之一部門,是一片水鄉澤國,人們都以打魚為生。由於人們天天在湖裡吹湖風,得了頭痛病。一天,嘗百草的神農途經雲夢澤,看到一些人因頭痛在湖灘上打滾。神農很可憐他們,就四處找草藥,為這些人治頭痛病。可是什麼葯吃了也無效。三月初三這一天,神農從山上撿來幾個野雞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給人們果腹。人們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雞蛋后,溘然感應頭不痛了。


  “碰雞蛋”的習俗

  清明另有“碰雞蛋”的習俗,小孩子們在這天將煮熟的雞蛋互碰,誰的雞蛋先破,誰就算輸了。在今天的孩子們中央“碰雞蛋”是不太常見了。不外這小小的“碰雞蛋”,並非是一時一地窮壤僻野里的節俗,有明確的文字紀錄示意“碰雞蛋”可溯及六朝時代。梁朝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就紀錄,荊楚之地(今湖湘)寒食日里有“鬥雞、鏤雞子、鬥雞子”的習俗,並轉載《玉燭寶典》句“此節,都會尤多鬥雞卵之戲”。唐代詩人元稹在詩歌《寒食夜》中也載錄了這一民俗“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斗贏時。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鞦韆別有期”。可見“碰雞蛋”是大有來源的。



2021年5月領證黃道吉日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