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上元節的習俗

2021年正月十三出門日子好不好 大年十三出門好嗎

上元節的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物,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盛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穎食物。這種食物,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完善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作為食物,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盛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穎食物。這種食物,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錢對照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鈎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款項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差其餘食物。


  鬧花燈

  陰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鬱勃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熱潮。以是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住民集中地,榮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四處五彩繽紛,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到達熱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眾自覺的流動,在正月十五晚上,陌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着觀燈的群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著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着名。


  猜燈謎

  打燈謎,是中國獨佔的富有民族氣概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流動形式,是從古代就最先撒播的元宵節特色流動。每逢陰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厥後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由於謎語能啟示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以是響應的人眾多,爾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能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庖悅耳民的伶俐才智和對美妙生涯的憧憬。


  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泛起過由人飾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厥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相互穿插的舞蹈排場。見於文字紀錄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紀錄,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演出的《黃龍變》也異常精彩,龍舞盛行於中國許多地方。中原崇尚龍,把龍作為祥瑞的象徵。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身手演出。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泛起。中國最早先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異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聚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最先盛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樣平常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显示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显示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冬至吃餃子是哪裡的風俗


  划旱船

  划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擬船行功作,演出跑旱船的大多是女人。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女人的腰間,犹如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着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划旱船了。有時還尚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同伴着演出,則多數扮成丑角,以種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欣。划旱船盛行於中國許多區域。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式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時代的傳統民俗流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由於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刻,有一個仙人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若是你們能祭祀我,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厥後就形成了習慣。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外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樣平常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佳兆,由於“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時代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有身,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巨細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茅廁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盛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紀錄。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康健的流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以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習慣,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舉行。這天婦女們穿着節日艷服,三五成群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2021年屬虎人幾月提車好 生肖虎2021提車黃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