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曆法獨到之處,最早泛起於戰國時期。它示意了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二十四個差其餘位置,刻劃出一年中天氣轉變的紀律。地球繞太陽旋轉視運動一周為360度,分成24等份(最最先的時刻是分成12等份),每份15度(約莫半月時間)就有一個節氣。一年四序共有24節氣,依次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節氣平均漫衍在一年四序之中,每個季節恰好有六個節氣。
春季六節氣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謂春季最先之節氣。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最先回升,空氣濕度不停增大,但冷空氣流動仍十分頻仍。
3.驚蟄: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蟄伏生物最先流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順風的轉變都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險些等長。我國寬大區域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6.穀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夏日六節氣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萬物生長,欣欣向榮。
8.小滿: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最先豐滿,但未成熟。
9.芒種: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珍藏種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歸線,泛起“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標志著我國大部門區域進入炎熱季節。
二十四節氣歌(農諺歌)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寬大區域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
秋季六節氣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最先效果,到了收穫季節。
14.處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處”為竣事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竣事,天氣將變得涼爽了。由於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名貴。處是終止、潛藏的意思。處暑是示意炎熱的暑天竣事。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於太陽直射點顯著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時太陽直射點最先向南移動,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珠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黃河流域初霜期一樣平常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
冬季六節氣
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最先。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氣焰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泛起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時太陽直射點快靠近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時太陽險些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連續下降,並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時天氣最先嚴寒。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數九嚴寒,一年中最嚴寒的時刻。
24節氣查詢:24節氣
本文來自專題:二十四節氣表時間表,24節氣表口訣及要義
二十四節氣快速影象口訣:若何快速記着24節氣
24節氣歌歌詞全文,二十四節氣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