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元字是什麼意思
二十四節氣名稱
二十四節氣從陽曆2月份最先,順次為: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是春天的6個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是炎天的6個節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是秋天的6個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這是冬天的6個節氣。一年春夏秋冬四序,一季3個月,6個節氣,每2個節氣歷時1個月,12個月24個節氣。從1月份的小寒、大寒到6月份的芒種、夏至間的12個氣,處於上半年;從7月份的小暑、大暑到12月份的大雪、冬至的12個氣,處於下半年。
至今,仍撒播着一首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二十四節氣釋義
一年四序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標誌和界定的。我國古代的曆法家對其都有詳細而確切的註釋。如四序的意義,東漢劉熙的註釋是:
立春:“立”是最先的意思,“春”是蠢動,示意萬物最先有生氣。它象徵春天的最先,此時氣溫回升,萬物蘇醒,大地回春。
雨水:意味着中國寬大區域的天氣逐漸回溫,降雪住手,最先下雨,而且雨量最先逐漸增添。
驚蟄:雷鳴最先,驚動萬物,氣溫、地溫逐漸升高,土地解凍,春耕最先,勢伏地下蟄伏的動物最先蘇醒和出土流動。
春分:春分是春季3個月90天的中點。這天太陽直射赤道,是白晝與黑夜中分日。春分和秋分古時稱為日夜分,即晝夜相等。
清明:天氣清亮晴朗,氣溫轉暖,草木萌發,萬物欣欣向榮。俗為民間省墓的節日。
穀雨:雨水逐漸增多,適時的降雨對穀物的生長極為有利。《孝經緯》雲:斗指辰為穀雨,言雨生百穀也。
立夏:進入炎天,氣溫顯著升高,萬物將借溫暖的天氣快速生長。
大寒什麼時候修墳好
小滿:滿者,指陽氣已滿。小滿就是陽氣還沒有到達最強的狀態。滿也指軒粒豐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逐漸豐滿,最先結實成熟。
芒種:“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種是種子的意思。芒種示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已成熟,可以收割。而此時也正是忙於播種晚谷、黍、稷作物的季節,故又稱“芒種”。
夏至:這天,太陽光直射此回歸線上,是此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昔人有陽極之至,陰氣始生。日此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日夏至的說法。標志著炎熱的炎天來臨。
小暑:“暑”是示意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指天氣炎熱,但還沒有到達最熱的時刻。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立秋:“秋”是作物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天的最先,標志著氣溫最先下降,屬於天高氣爽、明月風清的涼爽天氣。
處暑:“處”是“止”的意思。示意了炎熱的暑天到此終止。
白露: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由於此時,氣溫逐漸轉涼,晝暖夜寒,容易到達凝聚成露珠的條件,又因此時節的露多且重,出現白色,故稱白露。
秋分:在秋季3個月中90天的中央,這天太陽光同春分一樣直射赤道,白晝和黑夜又長度相等。
寒露:寒是寒露之氣,先白爾後寒,是天氣逐漸轉冷的意思。此時,氣溫已經很低了,草木漸枯萎。
霜降:“霜”是地面的水汽遇到嚴寒天氣凝聚而成的,因此霜降不是降霜,而是示意天氣嚴寒,大地將發生初霜的徵象。
立冬:冬終也,物終藏也。是作物收割后要珍藏起來的意思,示意這一天是冬天的最先。
小雪:示意氣溫下降,因而凝雨為雪,是下雪的季節已經到了,但雪量並不大。
大雪:氣溫繼續下降,降雪量也由小變大,地上最先泛起積雪。
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上,這一天此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古時對這一天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日冬至的說法。示意嚴寒冬天的到來。
小寒:“寒”是指冷氣積累了良久。小寒意指,還沒有到達最冷的時刻。大寒:天氣嚴寒到極點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24節氣查詢:24節氣
本文來自專題:二十四節氣劃分是哪些,二十四節氣的詳解註釋說明
黃道吉日 2021年5月3號適合提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