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小雪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最好
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正月十五,信託人人都有聽說過,這是我國的元宵節,也是春節事後的第一個主要的節日。各地人民對於這個節日的慶祝方式有許多,大街小巷張燈結綵,四處充滿着喜慶的氣氛。那麼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我們來領會一下吧!
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正月十五算是春節的末尾也是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主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區域和外洋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陰曆的元月,昔人稱夜為“宵”,以是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正月十五要干什麼
1、耍龍燈
屬鼠婚嫁黃曆吉日查詢 2021年五月結婚吉日一覽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泛起過由人飾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厥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相互穿插的舞蹈排場。見於文字紀錄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
而據《隋書·音樂志》紀錄,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演出的《黃龍變》也異常精彩,龍舞盛行於中國許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祥瑞的象徵。
2、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身手演出。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泛起。中國最早先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正月十五是什麼節日
3、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異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聚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最先盛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樣平常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显示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显示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正月十五元宵節對於我們來說具有特其餘情緒跟意義,正月十五的這些流動都是昔人們撒播下來的,對於現實社會有着主要的影響。
公元2022年10月1日黃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