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中元節怎樣寫冥包,中元節肩負怎麼寫

2021年正月初四黃曆 日子好不好

“燒肩負”又叫做“燒包裹”,是我國民間祭祀祖先的一種形式,所謂的“肩負”、“包裹”指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錢包或衣包,是一紙包,內裝冥錢、冥衣等物,肩負皮上要寫清晰亡人稱謂和名諱,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實時間等,這個環節叫做“寫包”,是“燒肩負”很主要的一環,而各地講求略有差異。那麼就為你先容中元節寫包名堂。

中元節怎樣寫冥包

所謂肩負、包裹,是指從陽世寄往“陰間”(冥國)的錢包、衣包,是一種象徵性的器械。一樣平常祭祖的肩負大要上分為兩種,但只在表皮上區分。一種是用於新喪不滿三年的素肩負;另一種則是用於老喪以至久遠的宗親三代、五代的印有墨線花紋的肩負。

肩負里的冥錢、冥衣均購自南紙店。不外乎為大燒紙、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冥鈔和佛、道兩教的往生錢。其中,寒衣紙為不能少者。

肩負通常是一個大紙口袋,豎一尺,寬一尺五寸。素肩負皮是全白的,只是中央貼一藍簽,以便謄寫亡人名諱之用。花肩負皮是在一個明晰紙或紅紙口袋上印上水墨單線的圖案,周圍黑框內是釋教梵文音譯的《往生神咒》;中央印一蓮座的牌位,用來填寫亡人名諱。

牌位的右上方印着“金銀財寶冥衣一封”,可憑證情形在下邊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樣。左下方是填寫祭祀人姓名之處。還印有兩個古裝的小人兒,聽說是隋朝的羊角哀、左伯桃(隋封守靈之吏)。每份肩負皮還附着一張四寸見方的木刻版水墨印刷的“冥國郵政”的郵票。裝好冥錢冥衣后,貼在肩負背後。

寫包,就是在包的封皮上相關欄目內寫上祖先的稱謂和姓名、收受的封數、燒包者的姓名實時間等。這雖是一項簡樸事情,但由於學校里沒這科目,就使許多人不懂而經常弄錯。寫包時,需要搞清晰收包的祖先和燒包的後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按劃定的稱謂寫包。

封皮的文字是直排的,從右到左各列內容為:

第一列:中元勝會之期虔備冥資成X封(即:中元節幽靈勝會之期虔敬準備冥界紙錢並打包成若干封)

第二列:上奉XX(即:尊重地饋贈給XX)

第三列:故XX收用(即:已經故去的XXXX老人收用)

第四列:孝XX祀(即:陽世孝人XXXX祭祀)

第五列:天運XX年XX月XX日叩化(即:陰曆XX年XX月XX日膜拜焚化)

第一列:若是是花包,就在下邊“封”字前空缺處填上包的封數,一包為1封,一馱是2封,按寫給某祖先的包總封數填寫。若是是白包,則“中元勝會之期”處是空缺,需要填上“中元勝會之期”,之以是留空缺,是由於對新亡人需要燒七七包、一周年包、二周年包和三周年包,每次燒包填寫內容差異,因此就留空缺讓燒包的人憑證情形填寫。

寫七七白包時,空缺處一七寫“首七化財之期”,二七寫“二七化財之期”,以此類推,七七寫“畢七化財之期”;燒一周年包,空缺處寫“小祥化財之期”,燒二周年包,空缺處寫“大祥化財之期”,燒三周年包,空缺處寫“除服化財之期”。

第二列:一樣平常不用填寫,但若第一列未留空缺填封數的,則在“上奉”之前填寫封數。如包是老的寫給小的,則應將“上奉”改為“付與”。

2021牛年穀雨節氣搬家日子好不好 喬遷大吉嗎

第三列:若是是新亡人,需要在“故”字之前寫“新”字,若是封皮上無“故”字的,則寫“新故”或“新逝”二字。“故”字之後是寫祖先的稱謂和姓名,差異關係差異輩分的寫法差異。

首先是需要在“故”字之後姓名之前寫明祖先與送包人的關係;其次是男子稱考,女人稱妣,但如祖先是送包人的同輩和小輩的則不能稱考妣,直接寫明關係就行。

其三是寫姓名和性別,而且姓和名是離開的,如男祖先寫“某公某某”(前一“某”為姓,“公”為性別,后二“某某”為名),女祖先寫“某母某氏”(前“某”為夫家之姓,后“某”為外家之姓,因古代女人們多無學名只有小名,而稱小名又不夠尊重就憑證外家之姓稱某氏)。

其四是在祖先的性別之後把男祖先稱老大人把女祖先稱老儒人,若是是老的寫給小的,則不分性別只在姓名之後寫“名下”即可。“收用”這裏,有的是“正魂收用”,有的是“冥中收用”。

第四列:在“孝”字之後寫送包人自己與收包人的關係(自稱)及姓名,這與第三列一樣是對照龐大,差異關係差異輩分的稱謂是差其餘。

第五列:這列的寫法對照簡樸,把詳細燒包那天的陰曆年月日寫清晰就行。

需要彌補的是,在肩負的反面,需要在封口處寫上一較顯著的“封”字示意密封,意思是此包經送包人打上封條,非收包人不得拆開,這個“封”字原本是用印章蓋的,但一樣平凡人家都沒有印章就用毛筆或軟筆寫上,若是封皮上自己有“封”字的就不用貧苦了。

祖先與送包人的關係表達

直系親人稱謂:

上九代:稱鼻祖。肩負寫法: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耳孫。

上八代:稱遠祖。肩負寫法: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雲孫。

上七代:稱太祖。肩負寫法: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仍孫。

上六代:稱烈祖。肩負寫法: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晜孫。

上五代:稱天祖。肩負寫法: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來孫。

上四代:稱高祖。肩負寫法: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玄孫。

上三代:稱曾祖。肩負寫法: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曾孫。

上二代:稱祖父。肩負寫法: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孫。

上一代:稱父親。肩負寫法: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自稱落款:孝男。


提車好日子 2021年3月7日可以提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