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元旦的由來,有關元旦的傳說

元旦放假,19年元旦放假安排

元旦的由來,有關元旦的傳說

元旦的由來,有關元旦的傳說。新年的第一天,即每年的公曆正月一號被稱為元旦。在新曆中,元旦意味着一年的第一天,元旦是新一年的最先。在中國,元旦雖然不像春節過年時熱鬧,卻依然會有專門的元旦晚會與特定假期。那麼元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新年的第一天被稱為元旦呢?一起來看看吧。

元旦的由來,有關元旦的傳說

元旦,據提及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泛起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實在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時,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介雅》詩中有“四序新元旦,萬壽早春朝”的紀錄。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有關於:“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的紀錄。

漢代崔瑗《三子釵銘》中叫“元正”、晉代庾闡《揚都賦》一賦中稱作“元辰”、北齊時的《元會大享歌皇夏辭》一辭中呼為“元春”、唐德宗-李適《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一詩中謂之“元朔”。

中國元旦向來指的是夏曆(陰曆、陰曆)正月月朔。正月月朔的盤算方式,在漢武帝時期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因此,歷代的元旦月、日也並紛歧致。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元月)為正月,商朝的殷歷以臘月(十二月)為正月,周朝的周曆以冬月(十一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又以陽春月(十月)為正月,即十月月朔為元旦。

從漢武帝起,劃定孟喜月(元月)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曆的正月月朔)稱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的由來,有關元旦的傳說

公元1911年,孫中山嚮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的統治,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議使用公曆,把陰曆的1月1日叫做“春節”,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不外那時並沒有正式宣布。

生肖兔2021年3月提車好日子 3月份屬兔上等提新車吉日

為了“行夏正,以是順農時,從西曆,以是便統計”,民國元年決議使用公曆(現實使用是1912年),並劃定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並不稱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集會,在決議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議接納天下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元旦,指西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

為區別陰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鑒於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陰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陰曆一月一日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最先――“元旦”,並列入法定沐日,成為天下人民的節日。

專家:“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已經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標志著新一年的到來,人們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俗稱“陽曆年”。

天文專家示意,“元旦”一詞系中國“土產”,在中國陰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現行公曆“元旦”為1949年所定,隨着2016年的到來,它只有“67歲”。

元旦的由來,有關元旦的傳說

相關傳說

傳說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為國民辦了許多好事,很受寬大國民戀慕,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人品才氣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往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放心瞑目了。”厥後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國民做了許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戀慕。厥後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看成一年的最先之日,把正月月朔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祝賀典儀祈祀等流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對聯,謄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對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流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祝賀情景。

元旦節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看完這些,你是不是對元旦節又多了些領會呢?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習俗和傳說,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習俗傳承下去。


2021年正月初六吉時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