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西寧人的清明節習俗

生肖豬的2021年搬家行不行 喬遷新居幾月好

西寧人的清明節習俗


 西寧人過清明節,有些怪異的習慣。西寧人的清明節從春分事後就最先了,俗稱“田社”。從田社最先,就要準備上墳省墓,每一天都可以去省墓,一直到清明節。到了清明這一天,就不能再省墓了,這一點頗有寒食節的古風。西寧人的習慣,和外地人只在清明節這一天省墓照樣有點區其餘。


  上墳省墓是個很主要的流動,為此,整個家族要提前商議,仔細放置。有的家族以為女人女婿是親戚,還要專門提上禮物去約請。以是,田社上墳也是一次家庭團圓的時機。


  到了上墳的日子,以家為單元,人們帶着祭祀用品和食物去上墳。傳統的祭祀品是紙錢、黃表紙、冥幣,另有12個大饅頭,準備的食物有酒、米湯、奶茶、肉類,到墳上燒過紙后,就點燃煤火,把各家帶來的食物集中起來,放在火上燒熱了吃。


  男子們豁拳行令,喝得愉快淋漓。女人們坐在一邊拉家常,順便拾點撒在墳頭上的祭祀品,拍拍土就吃了。聽說,吃了墳上的祭品后牙就不會再疼了。孩子們更是撒歡,拿着鷂子在墳地里跑,腳下的灰塵便一股一股地冒起來。


  可憐地下的老祖宗,不知是否享受到了子孫們送來的紙錢和祭品,橫豎是活人帶來的美食仍被活人吃掉了。吃完抹抹嘴,還要自我解嘲地說一句:“祖先的名義,我們的嘴。”


大年初二是什麼日子 幾月幾號

  吃飽喝足,該下山了。臨走前還要舉行一個儀式,由族中尊長挑選幾個對照整齊的饅頭,從首輩老祖母的墳上往下滾,子孫們圍着跪成一圈,饅頭滾到誰的懷裡,誰就笑容可掬。由於聽說得了饅頭的人就有好運道,沒子女的人可以生孩子、沒立室的人就能找上工具、念書的人可以考上大學、沒事情的人也能找到好事情……總之,這個饅頭就是一個福星,能保佑一切願望都能夢想成真。


  吃喝完畢,摒擋好滾到懷裡的饅頭,一家人慢悠悠地下山。途中,若遇上托缽人或者放羊娃,就把背篼里的饅頭和剩菜所有給他們。由於這一天是祭祖的日子,也就是行善的日子,要讓祖先看看,他的後裔們也是樂善好施、行善行善的人。


  以是在已往,祭祀品一樣平常都不拿回家,全在路上施捨完了。現在固然沒有這種傳統了,也不再帶着食物到墳地里吃喝,而是掃完墓下山,找一家飯館或農家樂,坐在熱炕上消停吃喝。


  很早以前,西寧人過清明節另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在掃完墓回家后,女人們要在這一天洗頭、剃頭。舊時的女人是不剪頭髮的,平時只是綰個纂兒。在這一天,把纂兒打開,由家中的婦女們相互幫着修飾、打理一下。


  熬一罐濃濃的胡麻水,抿到洗清潔的頭髮上,再梳一個光灼爍亮的髻子。這髮髻也有許多名堂,什麼元寶髻、向陽髻、丹鳳髻……老太太們摸着新梳的硬邦邦的喜鵲尾巴髻子,咧開沒了牙的嘴便笑了。有一句俗語:“抿了水澇澇,阿奶再不老。”


  現在這些習俗逐漸消逝了,但人們還在過清明節,不僅是為了想念祖先,照樣為了在這個東風掠面、柳枝吐綠的季節里,走到戶外,擁抱大自然。



2021年農曆二月初七適合結婚嗎 吉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