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冬至放假嗎 休息幾天
下元節是我國傳統主要節日,每年節日陰曆的十月十五號,就是節日來臨的時刻。那麼下元節事實是干什麼的,下元節事實要做些什麼呢?帶着好奇這些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在節日文化中,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閩西客家區域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家打樓粑做米果,煮芋子包,做豆腐,美餐一番,俗稱“做完冬”。也有些墟落打醮祀神,請親友看戲,捉傀儡。
在福建寧化“下元節”要前往佛廟燒香。農家普遍要打糍粑分送親友,做些紅燒肉等菜肴下酒,作為過節家宴。有的也請親友同食。
2020年冬至是否可以入葬 入葬有什麼規矩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皙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的食用方式許多,佐料也很考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紅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吃糍粑最過癮的服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濕潤,為了取暖和,一樣平凡人家都市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逐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后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里白,似一個“金包銀”的糍粑拿在手裡軟乎乎的,但萬萬要注重阻止燙了口舌。
小結:閩西區域過下元節的時刻,他們火做米果,煮一些芋子包,或者是豆腐之類的。在下元節的時刻,當地有吃糍粑的習慣。
國際護士節是什麼節? 國際護士節是哪天?國際護士節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