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倉節有哪些節日活動
中國有許多的節日,差其餘節日,會有差其餘慶祝方式,差其餘慶祝美食。那麼下元節吃什麼,下元節有哪些好吃的美食呢?這些你都知道嗎?帶着好奇和這些的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來看看吧!
1、米果
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區域祭祀五穀主,要蒸制“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物。
“五穀主偶像”是用米粉加開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樣頭盤髮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綴以豆、麥的人形狀,除了個體做身手較高,有包以少量的餡料外,一樣平常是沒有包餡料的。
“尖擔”狀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開水揉搓成皮的,不外要將皮捏成圓餅形,且要包上適量的餡料,再將圓餅形的?皮對摺成為半圓形,並在其邊緣抹上水,用手指將半圓的邊緣捏緊,使其粘貼后,才可在中央處捏下去,捏成像“尖擔”一樣的形狀。
“粟穗”狀既可用米粉加開水,並配以煮八九成熟的黃豆,或花生米、烏豆及鹽等佐料,搓捏成柔塊,再做成谷穗狀;也可用?皮料直接搓捏成像谷穗般的形狀,再在其上面綴以煮熟的上述豆類。這些與其它年節所做的差異,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制而成。
2、麻腐包子
閩西客家區域下元節也稱為“完冬節”。農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物,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
吃麻腐包子,聽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肩負。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
2021年七九時間哪一天 2021年2月13日
麻腐的製做方式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為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
3、糍粑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燒。”下元節這一天,有些地方有做糍粑等食俗。取上等糯谷,最好是殼薄質軟的紅谷糯,經加工成白皙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進木甑里蒸糯米飯,放進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
糍粑的食用方式許多,佐料也很考究,有炒豆香末、有芝麻香末,也有用紅糖和白糖做佐料的。糍粑可用油煎炸,也可用炭烤,還可用微波爐加熱。
吃糍粑最過癮的服法就是吃烤糍粑,冬日的山區陰寒濕潤,為了取暖和,一樣平凡人家都市燃起火爐,大夥圍坐一團。將糍粑放在火盆木炭上烤炙,糍粑在炭火中逐漸鼓脹,嘰嘰作響,表皮微微隆起后像個大包子。此時將表皮弄破,會有一股白氣騰出,用口撕咬外酥內軟外黃里白,似一個“金包銀”的糍粑拿在手裡軟乎乎的,但萬萬要注重阻止燙了口舌。
4、芋仔包
十月十五下元節,農村常做芋子包。民間有句俗語,“吃上芋子包,包銀包金包發家”,說的就是芋子包。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為主料,餡料相當厚實。
芋子包就是將芋頭搗成芋泥后,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內餡為瘦豬肉、香菇、冬筍(或筍乾)絲、蝦仁、籮卜絲、蔥白等。待皮薄滑嫩的芋子包出鍋擺盤后,放入麻油、豬油等調料,馬上滿屋香氣四溢。
芋頭又稱芋艿,味甘,性平,能益脾胃,但每次不宜多食,且腹脹氣滯者不宜食用。芋頭富含卵白質等營養素,其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口感稀奇綿軟。正如農諺所言:“甘薯芋頭半年糧”,芋頭被視為“農家最重之蔬”,它既可當蔬菜,又可當糧食。
小結:下元節會有一些不需要動火的食物,好比米果,或者是包子。又或者是糍粑,這些對照冷食。
今天時辰吉凶詳解 2021年6月3日是不是黃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