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社區活動策劃文案 元宵節祝福語
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刻就是三伏天了,但也有許多人對於三伏天的相關知識並不是很領會,那麼2021年三伏天的頭伏是哪個節氣最先呢?三伏天的頭伏注重事項是哪些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和剖析吧!
2021年三伏天的頭伏是哪個節氣最先
頭伏時間有一句口訣“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說從夏至最先算起,第三個庚日為進入頭伏的時間,也就是入伏的時間。 整個的三伏天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最先,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竣事,歷時三十到四十天。
三伏天的頭伏注重事項
別太貪涼
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身體調治能力容易失調,泛起多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樞紐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重。縱然開,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異跨越7℃;讓空調風往上吹,阻止直吹身體,還要護好頸、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洗沐水澡,以免受到風寒濕邪侵襲。夏日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發胃腸炎。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靠近體溫時再逐步咽下,以免刺激胃腸道,且吃的時間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中午到下晝3點之間。受寒后,可以喝薑茶發汗散寒。
二月二龍抬頭髮多少紅包合適 紅包吉利数字
飲食開胃
一進三伏天,許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慾不振。因此,“開胃”是夏日養生的重點。專家建議,炎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外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炎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能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身體祛濕
悶熱濕潤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於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着汗水散發出去。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輔助,紅豆、綠豆、荷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沏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樣平常。值得提醒的是,綠豆湯萬萬不能當水喝,綠豆性寒,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
“低調”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人人不分時間、地址、情形地去磨鍊。炎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磨鍊方式必須實事求是,最好舉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磨鍊效果,又不至於泛起不適。三種運動對照好:1.游泳: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游泳時人體能夠保持體溫恆定,不易中暑;2.釣魚:垂釣需要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能排除心脾燥熱;3.太極拳:打太極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進氣血在五臟六腑之間的流動,有助於振奮精神。炎天運動最好放置在涼爽的早晨或黃昏;其間注重少量多次地補水;室外氣溫跨越32℃,空氣濕度跨越60%時,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運動。
晚睡早起午補覺
晚睡並不是提倡人人在夏日熬夜,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日晝夜轉變的特點準時作息,睡眠時間不要跨越11點。中醫以為“春生夏長”,到了炎天,人體陽氣處於興旺狀態,若是經常睡懶覺,就違反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轉變紀律,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以為更疲乏。以是,夏日早上六七點起床對照好。晝寢有利於氣血平衡,能彌補體力,提高下晝的事情效率。康健晝寢以30——60分鐘為宜,跨越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滋擾晚上睡眠。
2021年三伏天的伏是指什麼意思 養生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