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祝福語 火把節祝福語大全
提及冬至的時刻人們並不會以為生疏,由於這個是屬於我國對照特殊的日子,那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幾點呢?冬至節氣的民間習俗流動是什麼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和剖析吧!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幾點:2020年12月21日,18:02:12,冬月(小)初七,星期一
冬至,古有“日短”或“日短至”之稱。地雷復卦,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陳志歲《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又謂,冬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南朝梁人崔靈恩撰寫的《三禮義宗》中說道:(冬至)有三義:一者陰極之至,二者陽氣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謂之冬至也。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北半球冬季嚴寒天氣的最先。立冬,示意進入了冬季,並不是進入冬季就意味着最先嚴寒,因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尚有一定的能量,以是還不很冷。所謂“冷在三九”,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嚴寒是在冬至之後。
冬至節氣的民間習俗流動
1、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向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流動。
寒食節有什麼禁忌,這些你都知道嗎?
2、吃水餃
每年陰曆冬至這天,豈論貧富,餃子是必不能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醫生者流,搞所謂消寒流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脫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各處走。
4、贈鞋帽
冬至時節,民間有贈予鞋子的習俗。在《中華古今》中有說:“漢有綉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隨着時間的推移,贈鞋給舅姑的習俗逐漸演化為舅姑贈鞋帽給甥侄了。古時手工刺繡,送給女子的,鞋子刺繡多為花鳥,帽子多做成鳳形;送給男子的,鞋子刺繡多是猛獸,帽子也多做虎行。
5、藏冬冰
冰的應用十分普遍,可以保鮮,又可入葯。北方一樣平常都在冬至前後,修窖藏冰。人們用鐵釺自河中鑿冰,寬一尺多,長二尺多,稱為一方。在冬至這天將冰藏窖中,封鎖嚴實,同時藏入種種鮮果,春后取出,在市上銷售,顏色宛如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南方沿海住民,也習慣在冬至后修繕冰窖,蘊藏冰塊,以便第二年打魚時代為魚保鮮。
2020年冬至節氣上墳祭祀有什麼說法 能不能理頭剪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