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0年民間冬至的流動 經典的節氣詩句

什麼是俗語 2021年關於除夕的俗語

  在我國的傳統節氣當中,冬至是一個主要的節氣,也是一個節日,在冬至當中也有一些習俗,那麼2020年民間冬至的流動是什麼呢?冬至經典的節氣詩句是什麼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和剖析吧!

  2020年民間冬至的流動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天子在這天要到田野舉行祭天大典,國民在這一天要向怙恃尊長祭拜。明、清兩代,天子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天子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相互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祝賀。以是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親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造訪,歡欣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上巳節的民間故事,上巳節的傳說是什麼?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削減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殞命。

  吃餃子
  諺語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相傳醫聖張仲景他告老回籍回到南陽時,正值大雪紛飛的冬天,他瞥見南陽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異常憂傷,就叫其學生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國民吃。服食后,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厥後,每逢冬至人們便模擬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餃子這種習俗。

  經典冬至節氣的詩句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涯習慣自相親。
  杖藜雪后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那邊望三秦


2020年節氣冬至的起源介紹 是屬於進九第一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