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0龍仰面是哪一天 龍仰面是幾號

下元節出生的男孩子命運會如何

  導語:隨着我們2020年陰曆正月的即將竣事,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二月龍仰面這個幾日了,那麼2020年陰曆的龍仰面在幾號人人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20龍仰面是哪一天。

  2020龍仰面
  2020年二月二龍仰面是2月14日,陰曆二月初二。

  陰曆二月初二是我國傳統節日“春龍節”,亦稱“龍頭節”、“青龍節”。民間諺語有“二月二,龍仰面”的說法。民間傳說,每逢陰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仰面的日子,往後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龍仰面的傳說
  相傳,武則天當了天子,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世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國民受災受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世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着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四處尋找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驀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着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着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瞥見。

  龍王知道這是國民在救它,就高聲向玉帝喊到:“金豆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世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世興雲布雨。往後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着:“二月二,龍仰面,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央,稱作“打囤”或“填倉”。

2021年驚蟄時令農曆時間 正月廿二

  作為一個祥瑞喜慶的日子,為取吉祥,二月二這一天民間飲食多以“龍”為名,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麵條叫“扶龍鬚”,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這些習俗寄託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妙願望。

  侗族龍仰面習俗
  陰曆二月二是貴州報京侗族接龍的日子。在侗族人的心目中,牛是犀牛的象徵,也是龍的象徵。為了使本寨人畜興旺、萬事如意,在這一天全寨人要從豐收寨的偏向,在蘆笙隊的蜂擁下,趕一頭小牯牛人寨。人寨后將小牛殺掉,將肉平均分給各家各產,名曰“吃龍肉”。屆時,各戶人家相互請吃龍肉喝酒,唱“王龍歸位”歌。最後將一雙牛角埋在犀牛塘底下,示意接龍歸位了。    !

  苗族龍仰面習俗
  貴州黔東南三穗縣苗鄉寨頭在二月二歡度“晾橋節”。相傳寨頭人原住在也霧山,因寨頭土地肥沃,全寨人搬遷到寨頭。遷居時,也要把龍搬過來,可石屏河水蓋住了龍的去路。寨中的構羅(長老)經由商議,決議在河上架一座橋將龍接來,由於龍是祥瑞、幸福的象徵。因全寨有十二房,以是這座橋就修了12個橋墩,橋的名字為“接龍橋”。因橋修於二月二,為了紀念這個日子,每年這一天寨頭苗家十二房各抬一頭豬,在橋上宰殺。

  畲族龍仰面習俗
  二月二是畲族的傳統節日“會親節”。據紀錄,福建鼎縣畲族因清朝初東南沿海遷界令,被迫從浙江蒲門甘溪一帶遷至現址。由於族支繁衍,後裔子孫散處於浙南閩東各地,為便於相見聚會,他們約定每年春耕前的陰曆二月初二為會親節。屆時,人們從四百八方雲集於雙華鄉,訪親問友,互致問候,同時還要舉行詼諧有趣的賽歌會。夜晚,各村寨燈火通明,歌聲此起彼伏,鑼鼓聲、鞭炮聲響徹山谷。人們提着種種燈在各村寨間穿梭往來。一隊隊人形成了一條條金色的長龍在山谷中圍繞穿行。

  小結: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歷史就有許多的傳統節日,龍仰面就是其中的一個,每個民族都還要自己怪異的習俗。

  

2021年正月結婚吉日良辰 農曆一月份嫁娶黃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