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1年節氣夏至的寄義 吃麵條的寓意

龍抬頭剪頭髮好處 二月二為什麼要剪頭

  在我們提及夏至的時刻人們都不會以為生疏,由於夏至這個節氣是屬於我國炎天當中的節氣,那麼2021年節氣夏至的寄義是什麼呢?夏至吃麵條的寓意是什麼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看看吧!

下元節生的人 節日可以做些什麼

  2021年節氣夏至的寄義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祖先接納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最先,至7月7日(或8日)竣事。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到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夏至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嚴冬。夏至,古一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夏至適逢每年公曆6月21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時最先。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而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險些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6' 28' 44),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14h左右。我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夏至吃麵條的寓意
  夏至這天,日間最長,黑夜最短。在食物中最長的是麵條,以是昔人選定夏至吃麵條,希望把日間吃“短”。夏至民間俗語:“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因此麵條就成了昔人盛夏的主食,吃到冬至時,日間時間已是最短,於是改吃“最短”的餃子或餛飩,再希望日間變長,久而久之,形成了“冬至餃子夏至面”的習俗。實在從康健的角度看,小麥味甘、性涼,入心、脾、腎經,加上小麥里的營養因素較高。在炎熱的炎天吃熱面,能夠在吃出汗的時刻以祛除人體內滯留的濕氣和暑氣。夏至時代天氣炎熱多雨,人們為了吃熱面發汗去濕,吃涼麵降沮祛火,也正好趁過夏至節改善生涯,補養身體。夏日飲食,人喜清新,夏至吃面,適合人體的心理特點,有益於健體養生;同時也適合農時季節和自然環境條件的轉變。


2021年夏至節氣時間是哪天 2021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