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1年清明前一天可以上墳嗎 為什麼要植樹

2021年農曆三月十八黃曆宜忌詳解 這天日子好不好

  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而隨着時間的生長清明也形成了更多的文化,而且也有一些人們並不領會的事情,那麼2021年清明前一天可以上墳嗎?清明為什麼要植樹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吧!

臘月二十七是什麼時候 2月8日

  2021年清明前一天可以上墳嗎
  清明節的前一天上墳有人稱寒食節,以是最好也不要在這一天上墳。一樣平常情形下清明上墳一定要早的,可以提前幾天,絕不能置后的。由於清明是放鬼的日子,鬼們從親人上墳時起就可以來到陽世走一走逛一逛了。上墳意為替鬼送錢的,去時必多帶紙錢,另外另有爆竹、煙酒和水果之類的祭品,此外墳飄兒是絕對不能少的。墳飄兒是由一枝柳枝繫上一束用各色彩紙剪成的綵帶(也有將彩紙剪成林林總總彩燈的)做成的,上墳時將每個親人的墳頭插上一枝,彩紙拽着柳條隨風飄揚,很是悅目。鄉下的墓地多是集中的,等人們都上了墳,整個就是一片爭奇鬥豔的“花”的海洋!

  清明為什麼要植樹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習慣一直撒播至今。這是由於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蒔植植物成活率高,發展快,以是俗語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的民俗源於喪葬習俗。 早在西周時期,封建統治者便最先在墳頭栽種樹木,不外那時的植樹只是統治者显示職位的一種標誌。而平民國民是禁絕立墳和植樹的,因此,墳頭植樹尚不普及。到了春秋時期,民間才最先模擬統治者的行為在墳頭植樹,而此時的植樹也只是作為祖墳的一種標誌而存在的。據《禮記》中所述,孔夫子就曾在雲遊之前,為了未來能夠確切識別祖墳,就在其怙恃的墳頭蒔植了松柏。但這時的植樹與清明節尚無關聯,而真正將清明與植樹兩者連繫到一起的,則要歸功於漢高祖劉邦了。相傳西漢初期,漢高祖劉邦因多年在外征戰,無暇回田園,直到他做了天子之後才回鄉祭祖,但卻一時找不到怙恃的宅兆。后在群僚的輔助下才在亂草叢中找到一塊破舊的墓碑,於是便命人修墳立碑,並植以松柏以做標誌。恰巧這天正是陰曆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劉邦便憑證儒士的建議,將清明定為祭祖節。往後每逢清明,他都要榮歸家園,舉行盛大的祭祖、植樹流動。厥後此習撒播民間,人們便將清明祭祖與植樹連繫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一種牢靠的民俗。 到了唐代,清明踏青與清明插柳的民俗十分盛行。所謂插柳,原指人們身上插戴柳枝的一種行為,但在野外踏青和墳塋祭祖的歷程中,人們往往會將柳枝往墳頭或地上一插,柳便成活,無意中也起到了植樹的作用。


良辰吉時 2021年1月19日黃曆日子好嗎 宜訂婚訂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