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上巳節消亡了嗎,上巳節為何消亡?

2020年小雪節氣主要表示什麼變化 經典詩詞句子

  中國有許多的古文化和習俗,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被人人所遺忘。這些文化習俗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原本應該被好好保留和撒播。稀奇是許多民族節日,民族節日的形成帶有很粘稠的民族情緒和現實意義,節日的消亡也側面體現了民族情緒的淡化。上巳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現在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為什麼?上巳節是不是消亡了呢?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區域自古有“二月二,龍仰面;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裔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田野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在陰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三月三上巳節是一個跟水有關的古老節日。春天風和日麗、萬物蘇醒,除了文人們的曲水流觴外,另有婦女們的臨河浮卵、沐足驅邪等流動。人們選在這個日子去舊迎新,寓在祈求希望和新生,而在少數民族中,三月三更與生命繁衍聯繫在一起,成為男女相會表達戀慕的節日。中華傳統節日繼續到今天,由於農耕文化的消亡,有些逐漸被人們淡忘,有的被其他節日掩飾合併,上巳節也不破例。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就包羅了古老的寒食節和上巳節習慣。

  雖然上巳節在逐漸被淡忘,然則到現在為止,照樣有許多地方會在三月三舉行慶祝流動。

2021年5月7日老黃曆宜忌 今天是什麼日子

  在畲族民眾中,三月三是可以與春節相提並論的重大節日,又稱“烏飯節”,傳說這天為穀米的生日,家家要吃烏米飯。烏飯是用一種叫“烏稔子”
的野果的汁液,把糯米飯染黑製成。這天,家家宰殺牲畜,祭祀祖先。許多人家往往選擇這一天舉行婚禮。

  三月三歌圩,又叫歌婆節,是壯族的重大節日。壯族三月三歌節這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工具以歌對答,此起彼伏通宵不息。所唱內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一不唱。在歌圩中,另有拋繡球作為訂婚信約的,以是,它又是戀愛中青年轉達情誼的場所。

  三月三是布依族盛大的傳統節日。古時稱為"地蠶會",適逢冬去春來、春耕播種時節,村裡的男女老小帶着家炒的玉米花,一同到田間地頭踏青,吃玉米花、唱山歌。這也象徵著把田裡的害蟲都吃掉,期盼昔時獲得豐收。厥後,布依族的"三月三"又演變為布依族的情人節,青年男女同來到山坡上對唱情歌。

  小結:從大的趨勢來看,上巳節確着實逐漸消亡。原本在古代是異常盛大的節日,現在只有少數的一些民族會專門慶祝。上巳節的傳統流動和習俗也在逐漸消逝,這對中華傳統文化來說真是一大損失。


臘月二十八是多少號 什麼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