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下元節與寒衣節兩者有哪些的區別

填倉節神像圖片欣賞

  下元節和寒衣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日都市有一些的節日流動,那麼下元節和寒食節,兩者有哪些的區別,兩者的區別是在那裡呢?這些你都知道嗎?帶着好奇和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領會看看吧!

  什麼是下元節
  每年的陰曆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丶“下元”。下元節的來源與玄門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降生日劃分為陰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人生在世,難免遭遇苦厄,而信仰玄門的那些古代人民,或者說,雖不信仰卻對其文化內在有一定水平認同的老國民,都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的神通。在這一天,人們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與人生的平靜。

  什麼叫寒衣節
  陰曆十月月朔,俗稱秋祭、寒衣節,民眾稱為鬼頭日。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中國三大鬼節。《詩經·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天逐漸冷了,人們該為逝去的親人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陰曆十月月朔又稱授衣節。

今天時辰吉凶詳解 2021年5月14日是不是黃道吉日

  什麼叫寒衣節?十月月朔,也是冬天的第一天,往後天氣逐漸嚴寒。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樣平常供物外,另有一種不能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月朔,又稱為“燒衣節”。

  厥後,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肩負”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響應稱謂,這就叫“肩負”。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以為冥間和陽世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器械。

  送寒衣的方式各地差異,一樣平常對照簡樸的是把寒衣帶到墳塋燒化,或者於晚間在門前燒化。對照鄭重的是作封包,把寒衣及紙錢等裝在內里,包封寫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輩以及寄發人等,就像寄信和發郵包一樣。

  小結:下元節和寒食節,兩者節日是差其餘。下元節是和玄門有關,道家三官的誕辰。寒食節和清明節一樣,是給逝去的人一些祭祀用品的。

  

2021年立春節氣還會冷多久 和打春是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