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二十四節氣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的風俗活動玩什麼 活動名稱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履歷昔人恆久的考察而得出的效果,每一個節氣都有其降生的緣由,它代表着天氣物候的轉變紀律,自古以來,人們的播種耕作,春耕秋收,都要依賴二十四節氣。那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稱之為“立夏”?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立夏的立表示什麼意思

  立夏寄義
  立,建始也;夏,假也,萬物至此皆已長大,故名立夏。
  在天文學上,立夏示意即將告辭春天,是炎天的最先。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看成是溫度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主要節氣。
  二十四節氣立夏是什麼意思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日最先。然則,各地冷暖差異,入夏時間現實上並紛歧致。按天氣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日的尺度,立夏前後,四川盆地南部剛跨進夏日;盆地其餘的區域氣溫為20℃左右,還處於"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時節;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已經能夠感受到一絲燥熱了

  立夏天氣特點
  立夏以後,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積栽插的需水要害期,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若干,與農業生產關係親熱。此時如不下較大的雨,那些無水澆灌的農田就無法梨耙栽秧。據天氣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大雨最先期,盆地東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東南部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最先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頭。
  這段時間,正當盆地收穫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稀奇要注重多變天氣的影響。晴天要實時搶收,雨天應抓緊栽插,連陰雨天氣須提防小春收穫物生芽、霉爛,還要搞好抗旱保苗,小心20℃以下的低溫對早稻的危害。事着實農業生產中,立夏是異常要害的時期。


立夏才過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