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牛年對聯 2021年春聯帶橫批
在我國的傳統二十四節氣當中,冬至是一個主要的節氣,而且冬至節氣照樣第一個定下來的節氣,那麼2020年節氣冬至有哪些習慣習慣呢?冬至節氣前冷照樣之後更冷呢?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看看吧!
2020年節氣冬至有哪些習慣習慣
吃餃子
吃餃子是冬至節的一項飲食習俗。相傳漢朝名醫張仲景看到許多窮人臘月時耳朵凍爛了,就把藥材和羊肉一起煮,撈出來后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餃子給人們吃。人們吃后,頓覺兩耳發暖。從冬至這天到除夕,凍耳朵的鄉親都被這餃子治好了。於是,民間就有了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
2021年農曆正月十一結婚好嗎 是好日子嗎
吃餛飩
冬至節的又一飲食習俗,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相傳春秋戰國冬至時節,沉湎酒色的吳王夫差吃膩了山珍海味,西施就和面擀皮,做出了簸箕式的面點,獻給吳王。
祭祖
人們在這天有冬至祭祖的習俗。祭祖的習俗有多種,如“送寒衣”,即子孫在嚴冬到來之時給故去的祖輩送去禦寒的衣服。又如江南某些地方的“棺材天”,即在冬至節黑夜把老人腐朽的棺材燒掉,把遺骨移人陶瓮中。人們以為舉行這樣的洗骨和二次葬,能使祖先安息於九泉之下。
冬至節氣之前冷照樣之後更冷:冬至后冷
人們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蓄積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以是說“冷在三九”。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最先,這對於我國多數區域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時代,川西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外,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區域,縱然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整年無冬。
冬至10天後,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區域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最先“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撒播着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脫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各處走。”不外,西南低海拔河谷區域,縱然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整年無冬。
2021年2月納畜最佳吉日日期有哪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