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俗踩花山節,花山節有哪些活動?
花朝節又被稱為花神節,時間是在每年的春季二月二,也些地方是在每年的二月十二、二月十五日,花朝節作為傳統節日在漢族區域和部門少數民族區域盛行,那麼,你知道花朝節有哪些詩歌存留下來的?隨小編一去看看吧。
2020年12月21日冬至具體是幾點 18點02分12秒
一、花朝節簡介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盛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樣平常於陰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日時代,人們結伴到田野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女人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這是紀念百花的生日。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紀錄。舊時江南一帶以陰曆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這一天,家家都市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興隆。正月的花神是柳夢梅,二月的是楊貴妃。
花朝節與中秋節相對應。晉人周地方撰的《風土記》一書:“浙間習慣言春序正中,百花競放,乃游賞之時,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南宋《夢粱錄·二月望》“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漸聞習慣,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游賞。”《中華天下習慣志》“二月望為花朝節。蓋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也。”宋代以後走向祛除。
花朝節的來源
早春·唐司空圖
傷懷同客處,病眼卻花朝。
草嫩侵沙短,冰輕着雨消。
風景知可愛,容發不相饒。
早晚丹丘去,飛書肯見招。
百字謠·宋三槐
武夷秀氣,萃君家、春色融和時節。
賞了花朝才六日,曾記挺生英傑。
量吸鯨川,志吞牛渚,標格冰壺潔。
台星明處,年年輝映南極。
須信早晚橫翔,雲霄直上,寧久棲鸞棘。
功名利祿年正少,謝砌芝蘭秀髮。
行及瓜期,榮趨花縣,百里民懷德。
交騰薦剡,褒遷大振勛業。
滿江紅·宋無名氏
瀟灑幽居,溪園上、新來卜築。
況自有、一泓流水,萬竿修竹。
屈指花朝才兩夜,祥煙瑞氣騰芳郁。
問遼空、何物墮人世,長庚宿。
薰寶鴨,燒銀燭。歌窈窕,傾醽醁。
願年年常恁,顏紅鬢綠。
長厚而為難老本,慈仁即是永生籙。
看芝蘭、玉樹早蜚英,青氈復。
漢宮春·宋無名氏
四舞階蓂,花朝節后,二月陽春。
觀音降誕,昔時對此良辰。
誰知好日,固多同、重現前身。
已壯門楣全四德,富將偕老卿卿。
天意不如人願,堅柏舟節義,安富尊榮。
徐君兩雛,戲彩歌舞萊庭。
勤教子、不厭三遷,何異軻親。
福壽麻姑同夥,長笑傲武陵春。
二月朔日食陰雨不見·宋方岳
飛飛細雨濕花朝,不省陽烏影搖動。
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陰沴已潛消。
次韻野水花朝之集·宋朱繼芳
睡起名園百舌嬌,一年春事說現在。
鞦韆庭院紅三徑,舴艋池塘綠半腰。
苔色染青吟屐蠟,花風吹暖弊裘貂。
主人自欠西湖債,管領風景是客邀。
虞尤物
宋·劉令郎
攙先四日花朝節。紅紫爭枚舉。
傳言玉女降生朝。箕宿光聯婺宿、燦雲霄斑衣紅袖齊歌舞。
稱頌椒觴舉。群仙列侍宴瑤池。
王母麻姑同壽、更無期。
四疊其十
宋·劉克庄
典刑堪受百花朝,品質宜為萬世標。
嚙雪節剛難屈膝,拈花妙法願埋腰。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其一
宋末元初·方回
侵尋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飄。
臘月如春眾芳吐,榮華時節卻蕭條。
雨中花慢嶺南作
宋·朱敦儒
祖國昔時自滿,射麋上苑,走馬長楸。
對蔥蔥佳氣,赤縣神州。
好景何曾虛過,勝友是處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斷狂游。
胡塵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強學應劉。
空漫說、螭蟠龍卧,誰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蠻江日日西流。
今生老矣,除非春夢,重到東周。
二月望游齊山呈倉使
宋·錢時
春到花朝花未多,小梅才作玉婆娑。
東君不是恩光薄,無柰霜欺雪壓何。
春懷
宋·葛起耕
過了花朝日漸遲,相將又是禁煙時。
寒留柳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凄迷處,春在梨花寥寂枝。
牛角橫書孤壯志,鹿門採藥誤幽期。
自憐鶴髮成何事,說與啼鶯未必知。
花朝侄孫子固家小集
宋·戴復古
現在當社日,明日是花朝。
佳節唯宜飲,東池適見招。
綠深楊柳重,紅透海棠嬌。
自笑鬢邊雪,多年不願消。
入清湘界
宋·李曾伯
漸近湘山境,土風清且饒。
林巒接墟市,水竹帶溪橋。
焙出新茶煮,簾老邁酒招。
春和人心樂,幾日是花朝。
摘紅英賦花朝月晴
宋末元初·劉辰翁
花朝月。朦朧別。
朦朧也勝檐聲咽。
親曾說。令人悅。
落花情緒,上墳時節。
花陰雪。花陰滅,柳風一似鞦韆掣。
晴未決。晴還缺。一番寒食,滿村啼鴂。
點絳唇
金末元初·元好問
痛負花朝,半春猶在長安道。
故園春早。紅雨深芳草。
愁里花開,愁里花空老。
西歸好。一尊傾倒。乞與花枝惱。
浪淘沙令
明·王直
風暖翠煙飄,殘雪都消。
遊絲百尺墮晴霄。惋惜春景容易過,又近花朝。
驅馬第三橋,芳意蕭條。
竹林渾未放夭桃。
瘦盡城南千樹柳,不似宮腰。
二月花朝遇雪
明·朱誠泳
春到人世五十朝,桃花破萼柳垂條。
東風何事猶吹雪,浪積牆陰未肯消。
花朝
明·湯顯祖
百花風雨淚難銷,偶逐晴光撲蝶遙。
一半春隨殘夜醉,卻言明日是花朝。
花朝不見花
明·陳仕齡
經冬雨到花朝節,趁節尋芳到小園。
寒勒眾芳猶寥寂,暖攜尊酒略溫存。
梨妝懶慢容舒臉,棠睡低遲黯銷魂。
卻喜開遲還落晚,笑看桃李共無言。
踏莎行
清·王士禛
煙雨清明,煙花上巳。
樓台四百南朝寺。水邊若干麗人行,秦淮簾幕長干市。
驀然愁來,干卿何事。
梁陳故跡銷魂死。禁煙時節落花朝,東風芳草含情思。
柳梢青
清·杜文瀾
雨晝風宵。急遽時節,容易花朝。
移樹流鶯,過牆蝴蝶,春被鄰邀。
垂楊禁得愁銷。漸折盡、長亭翠條。
望遍征帆,知人心苦,只有江潮。
斗百花老友盤公院中二月榴開,屬為賦之
清末民國初·奭良
九十春景過半。廿四風景初暖。
階下翠盆林立,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底仙榴苞綻。
一簇紅巾,翻嫌燕子遲來,遮莫海棠相伴。徐徐開瓊宴。
花若解語,愛趁青陽爛縵。
芳意幾重,偏經雨絲風片。
節足花朝,不須火傘當空,領出紫紅萬萬。
石蓮七十七自壽詞其一正宮正直好
清末民國初·吳重憙
堯舜世,道光時,十八年,二月卯。
春分節,八日花朝。良辰攬揆嘉名詔。
伯仲間憐偏小。
和吳子范自壽其一
近現代·王汝賡
周甲初過六十春,花朝節后是良辰。
一官德政人稱最,囊空如洗自樂貧。
早歲匆萌歸隱志,至今贏得自由身。
從來嘉行膺多福,中壽還須上壽臻。
柳梢青
清·曹慎儀
可奈東風。韶華吹老,節序頻更。
今夜花朝,來宵寒食,後日清明。
那堪細雨黃昏。正剪燭、西窗獨聽。
冷濕花魂,驚殘蝶夢,滴碎蕉聲。
浪淘沙
近現代·汪東
急雨打疏欞。終夜長醒。
逢時偏嘆百無成。
擬學吳兒腸木石,思緒難平。
春去未關情。花落無聲。
閑談節物始心驚。
睡過花朝並上巳,睡過清明。
浣溪沙其一宛叟詩來,述花朝前一日事,
讀之菀結,爰填此解,以寄懷思
近現代·高燮
節近花朝愛薄陰。芬芳老更惜花深。春愁愁入百花心。
修到梅花猶厄歲,從來佳卉不成林。十分惆悵托沉吟。
花朝為章味三題其夫人所繪百花卷子
近現代·黃節
花朝北地嘆無花,在窖寒枝欲茁芽。
絕似人才由櫱盡,未愁醉眼看朱差。
事違幼年真當惜,夢過春明益可嗟。
遲我牡丹崇效寺,也能憔悴共京華。
病中聞秋娘病甚,因記其瀕別之言。
近現代·黃節
一雨花朝數日陰,病中聞汝病侵尋。
向人作傻前言在,何事傷肝直到今。
二月六日雪復過北海
近現代·黃節
便作江湖寂寂看,現在北海見冰瀾。
獨留隔歲愆時雪,滿落深蘆沒水灘。
春尚造寒將易暖,樹初含綠豈勝殘。
思量已是花朝近,一再遲歸為牡丹。
花朝
清·孫顯
空山生計太蕭條,濁酒填胸氣不驕。
剩有殘書如舊雨,那堪佳節又花朝。
強扶遊興穿松徑,聊寄閑情斸葯苗。
解識升沈隨大化,將軍莫問霍嫖姚。
花心動花朝
清·末民國初朱祖謀
若個花枝,稱東君、年年恣意妝點。
舞趁綉幡,歌節金鈴,不是容易驚燕。
隔牆還結鞦韆社,卻拋撇、濃春一半。
謝橋外、東風冷透,探芳心眼。
似水流年未綰。空萬縷千條,絲楊搓怨。
一樣水西,挑菜歲月,只是鳳靴人遠。
扇紈撲蝶明白約。思量后、妝慵歌懶。
閉門又、闌干亂紅涴遍。
憶秦娥江上花朝
清末民國初·鄭元昭
花生日。今年喜見團欒月。團欒月。
煙波無際,潮平江闊。
山莊小聚還須別。風景又屆清明節。
清明節。綠楊踠地,柔條堪折。
小結: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就是這麼一個原理,實在花朝節出門踏青賞紅就是這麼一個原理……
牛年春聯七言對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