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寒衣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寒衣節的資料

元宵節在娘家過還是在婆家過

  每年的寒衣節是一個祭祖的大好日子,這一天的到來也意味着嚴冬到達我們的身邊,該給體貼我們的人送上一些保暖的衣物了。信託許多小同夥也會收到一些關於寒衣節手抄報的作業,想要完成這份作業,對於寒衣節的領會是必不能少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寒衣節手抄報內容大全,寒衣節的資料。

  寒衣節的簡介
  寒衣節,每年陰曆十月月朔,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這一天,稀奇注重祭祀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以是也是為怙恃愛人等所體貼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節的由來
  《詩經·豳風·七月》中載有“九月授衣”,指的是朝廷在此時有賜衣之制,士民則祭掃祖先墳塋,多燒紙剪冥衣,到明清時又稱其為“燒衣節”。寒衣節為陰曆的“十月一”,與清明節、中元節(陰曆七月十五)並稱我國祭祖三大傳統節日。寒衣節時令上在立冬前後,天氣轉冷,人們都最先穿毛衣添外衣,由此也會想到悼念先祖,想念逝者,根據視死如視生的看法要給逝者燒紙錢,送寒衣。

  寒衣節的習俗
  陰曆十月月朔,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順,不忘本。昔人們也在陰曆十月月朔用黍矐祭祀祖先。陰曆十月月朔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云云,今天江南的許多區域,另有十月月朔祭新墳的習俗。

  陰曆十月月朔,也是冬天的第一天,往後天氣逐漸嚴寒,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樣平常供物外,另有一種不能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2020年11月22日小雪節氣有什麼寓意 養生注意的事項

  厥後,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肩負”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響應稱謂,這就叫“肩負”。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以為冥間和陽世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器械。

  寒衣節的傳說
  1、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給死人送衣服這一習俗,聽說是由孟姜女首開先河。

  據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築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千辛萬苦,為丈夫送衣禦寒。誰知丈夫卻累死在工地上,並被埋在城牆之內。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號呼喚,感動了上天,哭倒長城40里。她最終用咬破手指“點血入骨”的方式找到了丈夫遺體,並用帶來的棉衣重新裝殮埋葬。由此而發生了“寒衣節”。

  2、朱元璋“授衣”傳說
  陰曆十月在古代是一個主要的月份,此時正是稻穀收穫進倉之際,“是月也,天子始裘”(《禮記·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儀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經來臨。

  相傳,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為了显示順應天時,他在十月月朔這天早朝時,行“授衣”之禮,並把剛收穫的赤豆、糯米做成熱羹賞給群臣嘗新。南京民諺曰:“十月朝,穿棉襖,吃豆羹,御嚴寒。”“寒衣節”由此而來。人們在加衣避寒的同時,還將冬衣捎給遠在外地戍邊、做生意、修業的遊子,以示懸念和關切。

  寒衣節對於民間來說,這件事情照樣相當主要的,所需要做的事情都要提前準備。在製作手抄報時,挑選好合適的板塊,再把相關內容繕寫在上面,這樣一定是異常厚實的。

  

牛年對聯經典 牛年春聯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