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寒食節與哪位昔人有關係 和寒食節有關的昔人

2021年大年十一是什麼日子 有什麼講究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十分之多的,節日的故事也是有所差其餘,每個節日存在就有着一定的原理,現在先從寒食節最先領會,而寒食節的由來故事有哪些呢?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下面就是我們所總結的所有內容,現在一起來看看吧!

  寒食節與哪位昔人有關係,和寒食節有關的昔人:
  相傳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在山西一帶,民眾一直以為寒食節是由介子推死於綿山而形成的。

  介子推的故事
  春秋時,晉國大臣介子推忠心耿耿,曾經跟晉令郎重耳逃亡外洋19年。有一次重耳在大山中被困,幾天吃不上飯,介子推就偷偷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他吃。厥後,重耳返回晉國即位,就是晉文公。他對隨同逃亡的大臣們逐個照功行賞,卻偏偏把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也不爭功,以為應當脫離主公了,回家就背起老母,來到今天山西介休縣綿山隱居。晉國的老國民對晉文公這種不公正的做法很不滿,編唱歌謠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知道了,立刻派人到介家去找。早沒人了,回來向晉文公察報說:“聽說介子推背着老母跑到綿山去了。”晉文公便派人上綿山去找,也沒找到。他知道介子推很孝順,心想我命人縱火燒山,他一定會背着母親下山的。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大火一直燒了三天三夜。可是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下山。大火熄滅之後,晉文公派人去看,只見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枯柳,已被活活燒死。晉文公痛恨萬分,便讓人攔腰砍斷柳樹。從岩穴中發現了介子推的遺書,是希望晉文公好好治理國家,讓國民安身立命。晉文公一看更為傷心,在第二年介子推周年時便下令天下禁火,自己帶頭吃冷食。

  這是將寒食節世俗化、人格化,為後人過寒食塑造了一位特定的祭祀偶像,而且張揚了介子推不圖小我私人名利職位而忠君愛民的高尚精神,成為後人心目中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楷模。於是乎,“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唐代盧象詩)。現在山西介休市綿山已經成為一個旅遊景物區,2008年清明前公祭介子推的流動很盛大。這是介子推、晉文公留給後人的福澤。

2021年數九什麼時候開始 2020年12月21日

  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敬。昔人的生涯離不開火,然則,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難,於是昔人便以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後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盛大的祭祖流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沿用成俗,便形成了厥後的禁火節。

  寒食節習俗:
  禁煙冷食: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阻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着,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介入。

  拜掃祭祖:寒食節約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后演變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國民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小結:寒食節這個節日是在清明節之前一两天就會到來的節日,節日的存在是十分有意義的。

  

2021年農曆正月二十三是什麼日子 黃曆宜忌每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