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飲食注意哪些問題 有哪些養生注意事項
導語:轉眼間我們2020年的正月就要已往了,隨之而來的二月我們就要迎來新的傳統節日,就是我們二月初二的龍仰面了,許多人對於龍仰面不知道是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二月初二龍仰面的由來。
二月二龍仰面的來源
陰曆二月初二之以是稱為龍仰面節實在與古代天象有關,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憑證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以此來示意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為4個大區,東方蒼龍包羅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羅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雀包羅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北方玄武包羅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龍角。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以是稱為龍仰面。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於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祈禱,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
二月二龍仰面的傳說一
傳說龍仰面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種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厥後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看成一項主要的國策來執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即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二月二龍仰面的傳說
相傳,大唐高宗李治駕崩后,武則天當權,先立其子李哲、李旦為中宗、睿宗,又先後廢去。於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廢唐改周,自主為帝,稱周武天子。這事惹惱了玉皇大帝,他傳命太白金星告訴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降雨人世,以示懲戒。昔時從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乾枯,莊稼旱死,許多地方連吃水都異常難題,民生凋敝,民不聊生。
2021年三伏天從哪天開始 2021年7月21日
種種人世慘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龍看在眼裡十分不忍,他冒着違犯天條的危險,張開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國民,但卻招來了玉帝惱怒,將玉龍打入世間,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還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話:“玉龍行雨犯天規,應受人世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着花時。”
人們經由這裏,看了碑上的這些字,才知道玉龍為救國民行雨,卻被壓在這裏受苦。為了救出玉龍重上雲天,再掌天河,人們刻意找到着花的金豆,但卻苦苦尋找不到。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陰曆二月月朔,正好街上有集,一個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趕集,因布袋口沒扎結實,走着走着布袋開了,金黃的苞米粒撒了一地。
人們看了,喜悅極了,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若是放在鍋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嗎?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全都知道了。人人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齊行動,人人都爆苞米花。這情景被玉龍瞥見了,好不歡喜,就高聲喊道:“太白老頭兒,金豆着花了,還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真是金豆着花,便將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移開,玉龍順勢一躍騰空,再降甘霖。
往後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着:“二月二,龍仰面,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央,稱作“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昔時五穀豐登,倉囤盈滿。龍仰面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物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小結:龍從古代到現在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信仰的圖騰,我們一直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以是也就有了龍仰面這個傳統節日。
2021年農曆正月二十四老黃曆宜忌 今天日子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