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女兒節的習俗 尊重婦女文化

建黨節99周年手抄報內容 七一祝福語

  “七夕”也稱為“乞巧節”或“女兒節”。女兒節在我國是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在漢代以前就有了。這個節日的泛起體現了人們對於婦女們的體貼,關注弱勢群體。這個主要的節日在我們現代也是異常盛行的,每當節日的到來,人們就會自覺的去迎接。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女兒節的相關知識吧!

  陰曆七月初七是我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也是已往年輕女人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女人們不僅向上蒼祈求自己心靈手巧,還祈福、祈壽,祈願婚姻完善、全家平安。

  “女兒節”其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晚上舉行種種乞巧流動。相傳,織女是一個優美伶俐、心靈手巧的仙女,世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完善姻緣。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女人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區域的乞巧方式差異,各有意見意義。

2021年24節氣大寒是農曆哪一天 臘月初八

  據民俗專家先容,現代社會裡“七夕”被賦予了更多的戀愛寄義。在秦代,“七夕”是授室的忌日。織女、牛郎,一個是仙女,一個是凡人,由於封建禮教的約束,被銀河阻隔沒能結婚,七月初七便成了民間婚嫁的禁忌時間。到了漢代,“七夕”主題發生了重大轉變,人們在故事中寄託了自己的美妙理想,牛郎織女的悲劇傳說替換成了兩人鵲橋相會的笑劇故事,授室禁日釀成了男女相聚的吉日。

  “七夕”的飲食習慣,各地也有所差異。一樣平常都稱為“吃巧食”,其中餃子、麵條、油果子、餛飩等為此節日的食物。另有許多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稱為“送巧人”。

  現在,古時“七夕”的不少傳統習俗流動已經弱化或消逝,而象徵忠貞戀愛的牛郎織女優美傳說,卻一直被人們銘刻,撒播了下來。

  在現代我們照樣很看重女兒節的,節日里家長們會給自己的女兒買上一些禮物,買上幾件漂亮的衣服。女兒節代表着人們對於婦女們的尊重,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節日的文化。

  

2021年3月14日吉時凶時黃曆查詢 今天是黃道吉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