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1年大寒節氣會下雪嗎 民間飲食

2020寒食節是幾月幾日 寒食節的節日時間是什麼時候

  提及大寒的時刻人們可能會有些生疏,這個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那麼2021年大寒節氣會下雪嗎?大寒節氣的民間飲食是什麼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和剖析這個節氣吧!

  2021年大寒節氣會下雪嗎
  大寒節氣,大氣環流對照穩固,環流調整周期約莫為20天左右。此種環流調整時,常泛起大局限雨雪天氣和大風降溫。以是,大寒下雪的時機是很大的。

  大寒節氣的民間飲食
  1、糯米飯
  古語有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飯驅寒是傳統習俗。民間以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受溫順,利於驅寒。中醫理論以為糯米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在嚴寒的季節吃糯米飯最相宜。加之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祥瑞之意。糯米味甘,性溫,具有禦寒滋補的功效,人們可以蒸煮糯米飯,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蓮子、枸杞子、桂圓肉、大棗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後加點白糖,可健脾益氣、養血安神,適用於身體虛弱、疲倦乏力等氣血兩虛的人群。

正月十三拜什麼神 正月十三祭海神

  2、雞湯
  到了隆冬季節,南京人的一樣平常飲食多了燉湯和羹。大寒已是陰曆四九前後,傳統的一九一隻雞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許,南京人選擇的多為老母雞,或單燉、或添加參須、枸杞、黑木耳等合燉,隆冬里喝雞湯真是一種享受。

  3、年糕
  吃“消寒糕”的習俗在北京由來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不只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受溫順,有溫散風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國民選擇在“大寒”這天吃年糕,另有“年高”之意,帶着祥瑞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頭。以是老北京的習俗中大寒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帶着祥瑞味,也能驅散身上寒意,以是稱為“消寒糕”。

  4、八寶飯
  民間有大寒節氣吃糯米的說法,由於糯米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吃了後會周身發燒,起到禦寒、養胃、滋補的作用。而糯米製作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八寶飯。糯米蒸熟,拌以糖、豬油、桂花,倒入裝有紅棗、薏米、蓮子、桂圓肉等果料的用具內,蒸熟后再澆上糖滷汁即成。味道甜蜜,是節日和待客佳品。


2021年24節氣大寒三候的解釋 為什麼比冬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