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節99周年祝福語 建黨紀念語
傳統的女兒節在歷史上是異常主要的,現在的女兒節已經今是昨非了。時代的轉變,帶來的種種驚喜都是超乎想象的,我們應該記着有這個節日的存在,讓傳統的節日施展光澤。那麼你知道女兒節在我國有什麼樣的歷史變遷嗎?女兒節又是一種什麼氣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古代七夕望月時經常吟誦的詩句今天已經沒有若干人能夠記得,在“中國情人節”濃墨重彩的商業渲染下,與乞巧詩歌一樣被遺忘的,尚有傳統女兒節,這個幾千年來女人們最盛大的節日正在今人的視野中漸行漸遠。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的習慣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紀錄,這是我國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紀錄。由於七夕流動的主要介入者是少女,而流動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加之“七”與“妻”同音,故而人們又稱這天為“少女節”、“女兒節”。
古代的女孩們在七月初七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戀愛婚姻的姻緣巧配。
2021年雨水是在什麼時間幾號 公曆2021年02月18日
然而,古代女孩們不會想到的是,他們曾經神聖的紀念日會在幾千年後的往後幻化成一串赤裸裸的商業符號,在物質光澤的照耀下褪卻了它原有的浪漫主義色彩。
“着實我們照樣蠻眷念古代的女兒節的,希望能夠履歷一些有文化和有信仰的器械,而不是單純地找個‘情人節’的捏詞搓一頓或收一份禮物。”在電信公司事情的韓小姐憧憬重溫古時的女兒節。
在媒體事情的劉小姐還隱約記得童年時七夕的情景,七月七的早晨起來祖母會準備好一盆清水幫家裡的女孩子們洗頭髮,到了夜晚還要在桌上擺上種種水果、剪紙和針線,以此祈求家裡的女孩們心靈手巧。“惋惜這樣的過節傳統在祖母去世后就再也沒有過了”。
女兒節的種種事宜都是深入人心的,是我國優異傳統文化的代表,它的存在不僅僅是由於一個優美的故事,更是體現了我國對於婦女兒童的尊重,讓女兒節文化越發榮耀。
2021年2月安香火黃道吉日查詢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