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四序循環,最美不外二十四節氣

關於立夏的知識有哪些 風俗習慣


冷也到了極點了。

高也高到極限了。

日光下的寒林沒有一絲雜質,空氣里的冰涼好像來自遙遠的田園,帶着一些相思,尚有細微得難以鑒其餘駱駝的鈴聲。

再給我一點綠色吧,陽光對山說。

再給我一點溫暖吧,山對太陽說。

再給我一朵雲,再給我一把相思吧,空氣對山岡說。

我們相互依偎取溫和,究竟,冷也冷到極點,高也高到極限了。

二月 立春

春氣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時一分。

“日光最先溫柔照耀的時刻,請告訴我。”地上的青蟲對荷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上的綠蛙說。

“我忙得很呢!我還要告訴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們發芽的時間到了。”蛙說。

“那麼誰來告訴我春天到來了呢?”青蟲說。

“你可以靜聽遠方的雷聲或者仕女們踏青的腳步聲呀!”蛙說。

青蟲遂伏耳靜聽,先聞聲的竟是萌芽的青草血液流動的聲音。

三月 驚蟄

“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

我們可以守候春天的第一聲雷,到草原去,那以為是地震的蟄蟲都沙沙地奔跑,相互走告:雷在春天,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打到地下來了。蚱蜢都笑起來,着實年年雷都震驚地底,只是蟄蟲生命短暫,不知道去年的事吧!

在童年的影象中,我們喜歡春天到草原去釣蟄蟲,一株草伸入洞里,蟄蟲就牢牢咬住,有如咬住春天。

童年邁樹下的回憶,在三月里想起來,有春陽一樣平常的溫馨。

四月 清明

“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這一次讓我們去看四月里碧綠的草與雪白的雲吧!由於若是錯過了四月的草之綠與雲之白,今年就再也沒有什麼景緻可以明白了。

然則,別忘了出發前讓心沉靜下來,用一種清明的心情去觀照天空與花樹的對話。

我走出去,感受被和風籠罩,我對着一朵含苞的小黃花說:“親愛的,四月的時刻不要睡着了。” 

五月 小滿

天空突然下起雨來,對於天上的雨我們沒有拒絕的權力,只能默默地接受。

站在屋檐下避雨,我想:為什麼初夏的雨總沒理由地下着,這時,竟有一些愉快的心情,似乎心也被雨濕潤了。痴痴地想起,某一年,也是這樣的五月,也是這樣突然的初夏之雨,與一個心愛的人奔過落雨的大街。

衝進屋檐下的騎樓,仰面正與一個廂壁的石雕相遇,那石雕今日仍在,一起走過雨路的人,卻遠了。

五月的雨,總是突然就停了。

陽光笑着,從天上跌落下來。

六月 芒種

“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曰芒種。”

坐火車飛過野外,有時會見到农民正在田中插秧,點點的嫩綠在風中顯得稀奇溫柔,甚至讓人遺忘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種,是何等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負是芒種,麥穗的肩負是芒種,高梁的海浪是芒種,天人菊在野風中盛放是芒種……有時刻感受到那一絲絲落下的陽光,也是芒種。

立夏又名什麼 古代立夏的別稱

六月的明亮里,我們能感受到四處流動的光澤。

芒種,是為光澤植根。在某些稀奇的時刻,我呼叫着你的名字,就好像把光澤蒔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從去年落了以後就沒有再開,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幹也異常強項。只是在落雨的黃昏,窗子結滿霧氣,從霧裡看出去,就見到了去年誰人孤寂的自己。

這一次從海岸回來,意外看到玫瑰花結成的苞,驚喜地感受自己又尋回了年輕時那溫婉的心情,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氣,使我感受到真實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氣里掙扎開放,突然聞聲從遙遠海邊傳過來的濤聲,一波又一波洗濯着我心靈的岬角。

八月 立秋

“秋訓:禾穀熟也。”

夢裡醒來的時刻,推窗,發現天上還灑着月光。

好像剛剛睡去,怎麼溘然就從夢裡醒來了呢?

剛剛確實是做了夢的。我起勁回憶夢鄉,所有的情節竟然都隱沒了,只剩下一個古老、優雅、鎮靜的迴廊,迴廊里有輕淺的腳步聲,似乎一聲一聲地從我的心頭踩過。

讓我再繼續這個夢吧!躺下時我這樣許着願。

我果真又走進誰人迴廊,腳步聲是我自己的,千迴百轉才走到出口,原來出口的地方滿天紅恭弘=恭弘=叶 恭弘 恭弘,陽光落了一地。

原來是秋天了,我在迴廊里輕輕嘆口吻。

九月 白露

“陰氣漸重,凝而為露,故名白露。”

幾棵蒼鬱的樹,被雲霧和時間洗過,吐露出一種滄桑的神色。我站在這山最高的地偏向下望,雲一波波地從腳下游過,鳥聲從背後傳來,我似乎也懂了站在這裏的樹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遠,但也要肩負高的冷,尚有那第一波來的白露。

候鳥也許很快就要從這裏飛過,到南方的海邊去了吧?

這時站在雲霧封彌的山上,我閉上眼睛,就像望見南方那妖冶的海岸。

十月 霜降

這一次我脫離你,也許就不容易再見到你了。

暮色事後,我會真正脫離,就讓天上溫柔的晚霞做最後見證,有一天再望見同樣優美的晚霞,不管在何時何地,我都市想起你來。

霜已經最先降了,風徐徐的,淚輕輕的,為了走出漆黑的悲劇,我只好悄悄離去。我走的時刻,感應夜色好冷,一股涼意自我的心頭掠過。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終也。立冬之時,萬物終成,故名立冬。”

若是要熟悉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終結的時刻。

為花的開放而歡喜,為花的凋謝而感傷。這樣,我們永遠不能熟悉流過的時間是一種自然的出現。

在園子里紫丁香花開的時刻,讓我們喝春天的烏龍吧!

在群花散盡、木棉獨自開放的冬日,讓我們烘着暖爐,聽維伐爾第,喝咖啡吧!

冬天何等美,那枝頭最後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絕美的!

十二月 冬至

“吃過這碗湯圓,就長一歲了。”冬至的時刻,母親總是這樣說。母親親手做的湯圓格外好吃,尤其是在嚴寒的冬夜,又和着生長的傳說。

吃完湯圓,我們就全家圍在一起喝熱茶,看騰騰熱氣在冷空氣中久久不散。茶是父親泡的,他天天都品茗。但那一天,他環視我們說:“果真又長大一些。”

那是許多年前冬至的影象。父親逝世后,在冬至這天,我常想起他泡的茶,香味至今仍在齒邊。


立夏的特點和與生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