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正月十三吃什麼 吃雞蛋是什麼意思

2020年為什麼說冬至湯圓長一歲 過後晝短夜長嗎

  我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多種多樣,其中飲食文化一定是不能或缺的一部門。林林總總的美食都有自己怪異的寓意,承載着人們差其餘祈願。在大年十三這一天,人們會吃雞蛋,吃湯圓。那麼,這些飲食背後又有什麼樣的原理呢?

2020年農曆臘月二十一黃道吉日查詢 今日時辰吉凶宜忌

  正月十三吃什麼
  大年十三吃湯圓。“上燈圓子落燈面,正月十五過小年。”這句話實在就是針對揚州人來說的,由於他們在這一天內里是會做着這箇舊習俗的,在正月十三的晚上,全家人會聚在起吃湯圓,寓意着能夠完善幸福。在這天晚上實在孩子們的心早已飛向大街,三扒兩咽,把碗一推,就三五成群地急着跑到街上去看花燈了。
  正月十三吃雞蛋是什麼意思
  雞蛋是圓圓的,象徵著團團圓圓,一家人團圓,正月十三吃蛋象徵新的一年一家幸福完善,萬事如意,事業興旺,高就升遷。雞蛋是圓的,象徵金元寶,象徵著財源滔滔,財源廣進。雞蛋的蛋黃,營養厚實,吃了蛋黃象徵著身體康健,平平安安。有的地方用麵條煮雞蛋,叫長壽雞蛋面,吃了長壽,雞蛋象徵著一切晦氣康健的東一切滾開。

  正月十三祭海
  陰曆正月十三,相傳這一天是海龍王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漁民都市舉行形式多樣的祭海流動,祈盼整年風調雨順。根據傳統習俗,供桌上早已擺好了祭品,有豬頭、大饅頭等。供桌前,人們焚香化紙,紛紛朝向大海行叩拜禮,震耳的鞭炮聲響徹天地,璀璨的煙花更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妙願景。城隍廟中看燈的人絡繹不停。明末清初,城中包壯行家做出的彩燈著名遠近,稱為“包燈”。這天,鄉下尚有出嫁女請娘之俗。黃昏,農家有煨百蟲、爆白花之舉。


全年最熱的時候來了 防暑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