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正月十三為什麼放炮 正月十三適合上墳嗎

正月十三是什麼日子 這天楊公忌是什麼意思

  新春的氣氛熱熱鬧鬧的,人們也會放鞭炮,放煙花來表達自己心裏的愉悅。正是傳統文化中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在正月十三這一天,鞭炮聲也絡繹不停。那麼,正月十三這一天人們為什麼會放炮慶祝呢,通過文章我們一起來領會一下吧。

  正月十三為什麼放炮
  正月十三放炮是為了慶祝節日的喜慶氣氛。陰曆正月十三,相傳這一天是海龍王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漁民都市舉行形式多樣的祭海流動,祈盼整年風調雨順,漁業豐收。根據傳統習俗,供桌上早已擺好了祭品,有豬頭、鯉魚、大饅頭等等。在供桌前,人們焚香化紙,紛紛朝向大海行叩拜禮,震耳的鞭炮聲響徹天地,璀璨的煙花更寄託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妙憧憬。
  正月十三適合上墳嗎
  【楊公忌日 大事勿用】
  嫁娶 會親 出行 掃除 遷居 立券 生意 移徙 開市 動土
  安床 埋葬 掛匾 祭祀 拆卸 出火 破土 遷墳
  【老通書所忌】
  【楊公忌日 大事勿用】
  詞訟 掘井
  從正月十三的通書宜忌來看,這天為“楊公忌日”,以是不適合上墳。

2020年立冬晴好還是下雨好 各地飲食習俗

  祭祀的注重事項
  人們要先擺供品、酒水,點上香。人們要在香火落下去以後再燒紙錢,紙錢燒完后在宅兆周邊燃放爆竹,不要在擺供品的地方或者墓頂上燃放;有的人喜歡供奉、燒紙和放炮一起來,這是不行的,供了也白供。祖先在享用祭品時沒有時間收錢財,顧了收錢吃的又被搶走了,有的剛一伸手拿錢又被鞭炮炸跑了,效果是沒吃好,錢也沒拿着。有條件的在吃年夜飯前把祖宗供奉起來,初五送老祖宗回家,就是把祖宗送回墳地去了。也有的地方是過了元宵節送老祖宗,或者是初三送,祖宗在家過年的時代阻止罵孩子。



2021年2月掃除黃道吉日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