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0年節氣冬至省墓最佳時間 為什麼這天吃湯圓

正月十三能上墳祭祖嗎 可以燒香祈福嗎

  在我國冬至的時刻,有一些地方的人會舉行省墓祭祖的事情,而這個也是冬至當中的習俗之一,那麼2020年節氣冬至省墓最佳時間是什麼呢?冬至這天為什麼會吃湯圓呢?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吧!

世界男性健康日是什麼節? 世界男性健康日是哪天?世界男性健康

  2020年節氣冬至省墓最佳時間
  冬至日上墳省墓是許多地方的傳統習慣,若是當地對冬至日上墳的時間沒有詳細劃定,那麼在選好黃道吉日的條件下,是可以提前上墳的。一樣平常情形下,冬至上墳可提早不能推后,但在我國一些區域,在冬至前三天和后四天的時間局限內都可省墓祭祀,這要視各地傳統習俗而定。冬至的時刻,天亮的對照晚,太陽落山卻對照早,上午9點---下晝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對照興旺的時段,會增強自身陽氣。女性若是是心理期最好也不要去上墳,就算沒有避忌也不要太過勞累勞心。

  24節氣冬至為什麼民間會吃湯圓
  吃湯圓在明、清時期已經約定俗成。在冬至這天,要”作粉圓“或”粉糯米為丸“。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紀錄,稱”冬至,粉糯米為丸,名‘湯圓’“。做好湯圓后要祀神祭祖,爾後合家圍吃湯圓,叫做”添歲“。以是,冬至吃湯圓,古而有之。吃湯圓昔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友。另有一種註釋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夜,冬至那天,天還未亮,婦女們就起來生火煮湯圓,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圍坐吃湯圓。以是冬至吃湯圓,除了示意太陽(陽光)逐漸回來,也代表團圓的意思,現代人更喜歡把它當成圓滿的象徵。


2020年冬至夜是哪一天 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