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2021年牛年過年簡介先容 放鞭炮的民間傳說

男生表白女生的說說 表白情話最暖心一段話男生

  在我國春節是一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古老的節日,而在春節到來的時刻人們也會想要去領會這個節日,那麼2021年牛年過年簡介先容是什麼呢?牛年過年放鞭炮的民間傳說是什麼呢?接下去就讓我們一起去領會和剖析吧!

領證吉日速知曉 2021年4月8日農曆二月二十七能行嗎

  2021年牛年過年簡介先容
  春節源於我國原始社會的“臘祭”。聽說臘盡時日,人們殺豬祭祀老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唱唱跳跳。至於“春節”一名,最早見於((後漢書·楊震》:“又冬無宿雪,春節未雨,百僚焦心。”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中有“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發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最先,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最先的,到了西漢才正式牢靠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改用顓頊歷,以建亥孟冬之月(陰曆十月)的月朔為“年”。漢高祖劉邦爭取天下后,沿用秦代顓頊歷,以陰曆十月月朔為“年”。漢武帝時,由於頻頻改歷,曆法很禁絕確,泛起“朔晦月見,弦滿望高”(《漢書·律歷志》)的龐雜徵象,他便命司馬遷、落下閎、鄧同等人改《顓頊歷》,以夏曆為依據,另作《太初曆》,以月為“歲首”,正月月朔為“年”。由此真月月朔為春節的習俗就由此確定了下來。

  牛年過年放鞭炮的民間傳說
  春節一到,人們最喜歡放鞭炮。關於鞭炮,也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有個叫“年”的妖怪,每到冬末春初,它都要出來危險人和家畜。它最怕亮光和響聲,爆竹一響就嚇得拚命逃跑。因此,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放爆竹,用來驅逐妖怪。現在已經沒有人信託這些傳說了,可是那響亮的鞭炮聲,陪襯着節日的歡欣氣氛,吸引了寬大少年同夥,使得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撒播到今天。


領證吉日查詢 2021年4月7日農曆二月二十六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