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吉日速查 2021年5月22日農曆四月十一訂婚合時宜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被國家納入了法定節沐日中。學生們一定很期待放假,然則放假就意味着要有作業了。那麼,關於清明節的來源和習慣的300字作文怎麼寫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通書的推薦吧!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清明節是幾月幾號
推薦一
清明節的來源
曾經有位偉大的詩人說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沒錯,這位詩人杜牧說的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4月4日人們都市到先進祖先那裡去省墓,眷念祭祀他們。以是清明節又叫鬼節、掃墳節、冥節,與7月15中元節及10月15下元節共稱三冥節。清明節的習俗有省墓、禁火、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相傳是始於春秋時代的普國,是為了紀念普國令郎的臣子介子推。普國令郎重耳,亡命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隨從,立下大功。重耳回國,介子推卻躲到了深山。普文公去尋找,沒找到,便下令縱火燒山,想把介子推逼出來。最後介子推死了,普文公很傷心,把這天叫做清明節。
現在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源了吧。
你可能感興趣:清明節從古傳承至今的習俗有哪些
選擇黃曆好日子 2021年5月22日陰曆四月十一結婚適合嗎
推薦二
清明節的來源和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一樣平常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從2008年最先,中國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沐日。
清明節有踏青的習慣。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祝賀水災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蘇醒,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厥後踏青歷代承襲成為習慣。
俗話說:“三月清明雨紛紛,家家戶戶上祖墳。”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祭祖省墓是清明節的主要流動。孝順老人、敬重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清明節是中國人慎終追遠、盡孝行孝的詳細显示。
清明節的習俗是厚實有趣的,除了講求禁火、省墓,尚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習慣體育流動。清明節既有祭掃新墳生死離其餘辛酸眼淚,又有踏青嬉戲的笑聲,是一個富有中華民族特色的節日。
你可能感興趣:清明節特色食物有哪些
推薦三
清明之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銷魂。”杜牧以為清明是一個很悲痛的,寄託哀思的節日,但我不這麼以為,我以為清明更多的是歡欣。
清明節是由於這時春和景明,景物清潔而清白,因此才有了它的名稱——“清明”。
清明節的習俗許多,如踏青放鷂子,吃清明糰子,固然,我最愛吃的是清明糰子,不外要吃也得先做出美食來。做清明糰子就像包包子一樣,翡翠一樣的皮裹在餡的外邊。搓得圓圓的一個清明糰子就做好了,最後把清明糰子放入蒸鍋十幾分鐘后便清香四溢,再一嘗更是鮮味。
其次就是踏青,出門便可聞到一股被雨水沖刷過淡淡的青草香味,一起踏着春天的美景,路旁的小樹,剛剛抽出短短的嫩芽兒。天朗氣清,路邊的各色鮮花更是壯麗繽紛,就像春天的調色盤一樣平常。
清明的習俗有許多,我們把清明的習俗傳承下來的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春天快樂,不負春景,享受其中!
2020年龍鳳日幾月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