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上九日什麼意思 上九下九怎麼來的
在我國七夕節是一個撒播已久的節日,在七夕當中也包羅了一些傳統習俗,其中之一就有拜織女,那麼七夕拜織女流程是什麼呢?古代七夕節怎麼過呢?接下來就追隨本期的老通書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拜織女流程
在新中國確立前,“七夕”是婦女的盛大節日。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教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實在所謂“乞巧”不外是“鬥巧”。靚女們多數是預先和自己同夥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團結舉行。舉行的儀式,是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鮮花幾朵,束紅紙,插瓶子里,花前置一個小香爐。那麼,約好加入拜織女的靚女們,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準時都到主理的家裡來,於案前焚香星期后,人人一起圍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向織女星默禱。玩到午夜始散。差異地方在“七姐誕”的慶祝儀式各有差異特色。
古代七夕節怎麼過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這一天各家女兒圍坐一團,以五彩絲線穿針,速率快為巧者。
2、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七夕夜,陳列瓜果於庭院中,有蜘蛛結網則得巧,網密得巧多。
3、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習慣的變體,源於穿針,又差異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七夕中午,投針於水,借日影而驗工拙,成花鳥雲獸影,則乞得巧。
4、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遊戲,將五綵線相互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人人學習穿七巧針乞巧。
2021年驚蟄春雷是什麼意思 節氣天氣諺語是什麼
5、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藉以求子。
6、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為了祭祀老牛讓牛郎刨皮,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的犧牲精神。
7、曬書晒衣
古時七夕曬書、晒衣的習慣盛行。據載,司馬懿為逃難曬書裝瘋。而漢代晒衣的習慣在魏晉時為權門富室製造了炫耀財富的時機。
8、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念書人稀奇崇敬魁星,以是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盛行於清代習慣,七月七日,婦女忙於拜織女,而男子則忙於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抬高中,官運亨通。
9、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於案前焚香星期后,朝着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
10、問鼎甲
問鼎甲系撒播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區域的年輕女人,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傳說不僅可以年輕優美,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
2021年春分豎蛋習俗寓意什麼 過後氣溫一般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