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農曆過年是什麼時候 2021年02月12日星期五
立春是春天到來的第一個節氣,而在立春的時刻人們也會有一些慶祝的傳統習俗流動,那麼2021年立春躲春是什麼意思呢?立春節氣有哪些民間流動呢?讓我們一起去領會這個節氣吧!
2021年立春躲春是什麼意思
躲春就是躲太歲的另一個說法,流年犯太歲的生肖運勢不佳,容易倒霉運,遇事受阻。以是,在立春這天就通過躲春的方式來躲太歲,這天也是新老太歲交接的時刻,躲春可以制止犯太歲的生肖人士逃避該年值太歲的星君發現。之以是要躲春,是由於立春是季節交替之日,氣場磁場都不穩固,犯太歲的同夥若是不逃避可能要遭受這雜亂氣場來帶的危害。唯有躲春,就是讓自身處在一种放空的狀態,躲過一切晦氣因素,那麼這一年犯太歲的生肖就能減輕犯太歲帶來的影響,好比,口舌、疾病等不幸事宜。
立春節氣民間習俗流動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主要流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舉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舉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
領證吉日速知 2021年2月16號農曆正月初五適合嗎
2、句芒神
在“立春”這一天,舉行紀念流動的歷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經泛起。那時,祭祀的句芒亦稱芒神,是主管農事的春神。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鳥身,執禮貌,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設東堂迎春之事,說明祭句芒由來已久。
3、鞭春牛
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厥後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盛行於唐、宋兩代,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后使鞭土牛習慣流傳更廣,為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
4、拜太歲
中國有迎太歲的習俗,把太歲想象成了值班的神,迎太歲就能平安富足。作為一種傳統習俗,現在“拜太歲”這一流動在中國的北京、廣州等地以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十分盛行。那麼什麼時刻是太歲當值之時呢?從古代傳統的干支紀年規則上來講,那就是立春之時就是新舊太歲舉行交接之時。
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 2019年下半年冷冬還是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