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比較注重養生的小夥伴,在針灸時通常會搭配艾草,慢慢燃燒着,它的氣味也比較芳香,平時雖然不常用,但是到了相關節日就發揮很大的功效。本篇就來跟大家聊聊,為何到了夏天要掛這種植物,以及要如何懸挂才比較適宜。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首先我們要來理解一下艾草的含義,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恭弘=叶 恭弘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祛寒濕的功能。將艾恭弘=叶 恭弘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古人掛艾草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殺菌防病,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隨着該風俗被賦予豐富的內涵,後來人們在房屋前後掛上它,也有祈求吉祥的意思。
有何講究
1.由於主要目的是為了殺蟲滅菌,所以要注意場所,一般要掛在門口的兩側,也可以將艾草掛在窗戶上。
2.最好用大棵整株的才有效果,不完整、矮小的屬於殘次品,也會影響門面。
3.掛艾草的個數並不用太多,三五棵就可以,但是要注意用紅繩將艾草和菖蒲綁起來,並要倒掛。
4.不宜將它拿去暴晒,這樣功效就減弱了,因此都是清早的時候去山裡採摘,等到節日過後可以用來點燃驅蟲,或者泡腳等等。
吃粽子的來歷
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因被陷害多次免職,最後眼看國家無望,悲憤自沉汨羅江。投江那天為五月五日,百姓得知消息后紛紛來到水邊悼念,又怕魚蝦吃了他的軀體,於是有漁夫划著小船把米團投入江中,希望魚類吃飽就不會破壞了。後人也紛紛效仿,每到端午這天就會包粽子吃,漸漸演變成一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