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春天當中節氣是從立春開始到穀雨結束的,而這其中就有驚蟄這個節氣,並且在驚蟄的時候人們也有一些慶祝的活動,那麼驚蟄節氣民間傳統習俗文化是什麼呢?驚蟄農諺諺語是什麼呢?就一起去共同了解吧!
驚蟄節氣民間傳統習俗文化
吃梨
因為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這時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打小人”驅趕霉
驚蟄民間習俗“打小人”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驚蟄要抒發內心不忿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洩內心的不滿。
咒雀
驚蟄咒雀,目的是在這一天咒過鳥雀,直至穀物成熟時,鳥雀都不敢來啄食穀物。雖然屬於無稽之談,但也是農家愛惜米穀的表現。雲南宜威,驚蟄時兒童咒雀,一定要把自己家所有的田埂走遍,才可以回家。有咒雀詞道:“金嘴雀,銀嘴雀,我今朝,來咒過,吃着我的穀子爛嘴殼。”
節氣驚蟄的農諺諺語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春雷響,農夫閑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麥成堆。
驚蟄地氣通。
驚蟄斷凌絲。
地化通,見大蔥。
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凍土化開,快種大麥。
大地化,快種葵花和蓖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