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春分是晝夜等長的,即都是12個小時,從這之後白天漸漸變長,黑夜不斷縮短。當時間變換到夏季,又有怎樣的現象呢?本篇就通過一個特殊的節氣,來為大家展示一下,如果白晝最長的時候,總共可以有幾個小時。
夏至日晝長時間是多少
這個節氣如果到了,就是屬於北半球各地在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則可達17小時以上。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位於地平線之上,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晝範圍最廣的一天。對於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日。
如何計算的
在這裏推薦一個關於夏至日期的計算公式:
日期=[Y*D+C]-L
公式解析:
Y=年數后2位
D=0.2422
L=閏年數
21世紀C=21.37
比如將今年代入,所以2021年的夏至日期就應該是:
[21*0.2422+21.37]-[21/4]=26.4562-5.52≈21
也就是說今年的夏至日是在6月21日,對照日曆果然如此,因此這種計算方法是比較準確的。
這個節氣的習俗
由於風俗文化不同,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差異。在南方地區這一天吃的食物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而北京、山東等地的居民依舊會選擇吃麵條。除此之外,農家會擀麵做薄餅,烤熟,祭祖后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除了餅,也有煮新麥粒吃的,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裏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在舊時,婦女們還會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此時正值麥收旺季,自古以來有在夏至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