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的時候,有的人需要經歷一場手術,才能夠恢復正常健康狀態,而有很多人會有疑問,做手術需要選擇吉日嗎?那麼做手術忌諱日子嗎?動手術選什麼黃道吉日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出行吉日
做手術忌諱日子嗎
做手術並沒有忌諱什麼日子,以醫生安排為第一考慮,而在黃曆中,可以選擇除破日之外的黃道吉日。
手術后注意事項
傷口發癢用棉簽擦拭
傷口沒有拆線的病人,可到醫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清洗、消毒、換藥。如果自行在家換藥,要特別注意手衛生。在換藥之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在換藥時更是要注意,不要讓傷口污染。
同時,傷口癒合時發癢,此時千萬不要用手抓,以免破皮感染,實在忍受不了,可以用無菌棉簽輕輕擦拭皮膚。因為用手搔抓只會越抓越癢,建議癢的時候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同時,洗澡水溫不要過高,洗完澡適當潤膚,防止皮膚乾燥致傷口更癢。特別要避免穿化纖、不透氣、材質較硬的衣服,否則衣服與傷口皮膚摩擦,越摩越癢。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領證吉日
術后不要坐矮板凳
有的人回到家裡怕受風着涼,一天到晚門窗密閉,導致室內空氣污濁,這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其實病人在家休養也應該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同時,還要保持地面整潔乾燥,像骨科、神經科和胸腹等部位大手術的患者,其體力未完全恢復,行動不便。家屬一定要注意保持地面平整乾燥、通道無障礙。地面上各種細碎東西,如小孩的玩具等物品一定要收拾好,地面上的電源線、地毯等應去掉,避免行走時被絆倒或滑倒。
另外,手術后的患者不建議坐太矮的板凳,以免牽拉傷口引起疼痛。老年人從矮凳上起立也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性頭暈。如果家中原本只有蹲廁,可以買個簡易靠背椅式坐便器。
飲食勿過急過量過快
手術后很多家屬都急於給患者補充營養。其實術后營養補充應循序漸進,根據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進行調節,切勿“過急、過量、過快”,即“進食時間勿過急,進食的量勿過多,進食的速度勿過快”。特別是胃腸道手術患者,飲食尤其要注意,以免過早過量飲食而發生嘔吐、腹脹等不適癥狀。
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在胃腸道手術后,吃蔬菜最好切碎、煮爛、細嚼。糖尿病、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等疾病患者,更應在醫生和營養師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飲食。骨折病人則可進食高鈣高蛋白飲食,如豆類食品、骨頭湯等,有利於骨頭癒合。
你可能感興趣:2020年修造吉日
適當活動
很多病人出院后什麼都不做,也不願意活動,老是躺在床上。其實,久不活動肌肉會萎縮、關節會僵硬,而進行有效的活動和鍛煉,有益於促進身體的康復。術後患者應適當運動,活動一下腿腳,以不引起疲勞、腿腳酸痛不適為原則。當然,年輕患者也不應該盲目自信,術後身體未必有自己想象的那麼靈活。手術后,身體虛弱,體力未完全恢復,特別是骨科、神經科病人,肢體的肌肉力量、下肢負重都還沒有完全恢復,活動能力有所下降,建議在親屬陪伴下進行活動,最好是使用輔助器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