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而端午節隨着時間的發展也形成了許多的文化,那麼2021年五月初五掛五彩繩有什麼講究呢?端午節五彩繩是哪五色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2021年五月初五掛五彩繩有什麼講究
1、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后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
2、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後小孩子不能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
3、一直到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焚燒。有些地方是端午節後下第一場雨時,摘下拋到河裡,讓它隨雨水沖走。
4、據說戴五彩繩的孩子就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而扔到河裡,意味着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孩子門由此可以保安康。
5、當然,除了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於兒童手臂。在舊時,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挂上五色絲繩。
端午節五彩繩是哪五色
端午節五彩繩的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也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以動物為標誌,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五色絲可以驅邪避瘟的象徵意義遠比實際功能明顯,因為至今沒有關於這幾種色彩為什麼會消災去病的具體說明。遼、金皇帝系五色絲,並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后再纏以五彩絲,於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五彩是由紅、紫等五個顏色組成。五綵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端午節最初是給女孩子過的節日,是中國的女兒節。明人余有丁《帝京五日歌》所云“系出五絲命可續”,指的就是這種習俗。據此,即此俗直承漢代,至今已兩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