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意義
據說耶穌是因着聖靈成孕,由聖母瑪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
聖誕節本是宗教節日。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使聖誕節開始漸漸流行起來。聖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后,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聖誕裝飾也出現了。
十九世紀發展至中恭弘=叶 恭弘,整個歐洲、美洲開始過起了聖誕節。並衍生出了相應的聖誕文化。改革開放后,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吃蘋果、帶聖誕帽、寄送聖誕賀卡,參加聖誕派對,聖誕購物等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聖誕節、聖誕老人和聖誕樹的形象在世界各地都深入了孩子們的內心。聖誕節到來之際,許多家長會給孩子們講聖誕節的由來和習俗,讓孩子們體會到聖誕節背後的意義,懂得愛,懂得分享,懂得感恩和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