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中西方傳統節日對比

 民以食為天。每每想到過節就會和食物聯繫到一起,比如除夕的年夜飯是少不了的,一家子聚在一起其樂融融;正月十五元宵節當然是吃元宵了;五月五過端午,要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節要吃月餅等等。節日飲食在我國節日文化中所佔比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並沒有聽說在西方傳統節日里要專門吃什麼食物,拿最有代表性的聖誕節(目前在我國也很流行)來說,在這一天人們聚在一起慶祝節日的主食——火雞,好像沒什麼印象,反而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賀卡,聖誕禮物給我們的印象更深。另一西方重要傳統節日——感恩節,我們對節日本身的意義——“感恩”,“感謝”的關注比在這一天吃什麼的關注要高。

飲食習俗是人類飲食文化中的社會性規定和約定俗成的社會行為。由於中西方在地域,社會,經濟,文化方面的不同,兩者在節日飲食方面存在着差異。

一.飲食習俗內容在中西方節日文化中所佔比重不同

  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節日里佔據重要地位,慶祝活動在西方傳統節日里佔據主要位置,飲食習俗內容相對較少。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都有自己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像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大年初一吃餃子。飲食文化是我國傳統節日的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