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使用多種曆法來計時,有夏曆、商曆和周曆之分。漢代太初曆實行以後,曆法才基本固定了下來。夏商周三種立法的根本區別在於歲首不同,也就是說,新一個年頭的第一個月由幾月開頭是不一樣的。
周曆以每年的十一月(冬月)為歲首,商曆以每年的十二月(臘月)為歲首,夏曆則是以每年的一月(正月)為歲首。周朝是周曆、商曆、和夏曆同時使用的,但是當時人們從事農事活動仍沿用夏曆。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陰曆或農曆就是夏曆。《七月》本身就是一首反映周朝早期農業生產的漢族民歌,所以,“七月流火”中的“七月”就是我們現在農曆的“七月”。
如果農曆是七月的話,那麼陽曆可能是7月,8月也可能是9月
隨便拿一個年份舉例子:
公曆日期 1984年 07月 28日
農曆日期 1984年 七月 初一
公曆日期 1983年 08月 28日
農曆日期 1983年 七月 二十
公曆日期 1985年 09月 14日
農曆日期 1985年 七月 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