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就是我國的七夕節,而七夕節也有屬於自己的習俗,那麼2021年七月初七民間習俗活動是什麼呢?七夕節的節日真正含義是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2021年七月初七民間習俗活動
1、食巧果
在民間,七月也被稱為巧月,七夕也被稱為巧夕。在這一天也必吃巧果,以標誌時令。巧果是是用麵粉和糖在油中煎炸而成的,吃起來脆香可口,以吃巧果合乞巧之意。
2、采柏恭弘=叶 恭弘
七夕時,婦女大多採摘柏恭弘=叶 恭弘、桃枝,用以煎湯洗髮。因此時天氣乾燥,洗物易千,用它洗髮就會清爽潤滑,不垢不膩。黎明時候,旭日初照,涼風習習,採摘尤為便利。所以民間大多有七月七日女子們採摘柏恭弘=叶 恭弘的盛大景象。
3、洗梳具
七月七,曬書晾衣。洗頭髮及一切梳洗用具,也是民間流行的風尚。江蘇的嘉定,浙江的湖州,江西的德興等地,這一天婦女大多有洗頭髮、洗梳具的活動。
4、染指甲
吳地的七夕節習俗,七夕時,婦女搗取風仙花汁,染無名指的指甲尖,把它稱為紅指甲。相傳如果將紅指甲保留到第二年元旦,老人看到,能治眼睛昏花。武進地區七夕也有染指甲的習俗。
5、點荷燈
湖北彝陵七夕節的習俗,七夕時家家點荷燈。先取完整闊大的荷恭弘=叶 恭弘,上面插上蠟燭,點燃後置於竿頭,立在門外。七夕之時,荷花已經開放,可用各種荷恭弘=叶 恭弘形的燈燭,在庭院中燃點,以作乞巧的點綴。
6、折桃枝
折桃枝是七夕節的習俗,桃枝,能祛除邪惡之氣,解蟲毒,止腹痛。用以洗髮,可除污穢油膩。
七夕節的節日真正含義
七夕節的真正含義是情人節和少女節,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七夕節發源於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在七夕節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我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其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