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黃歷 正文

7月14日為什麼叫鬼節 幾點開門

  每一個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及時的花費心思去提前進行了解的。那麼在鬼節到來的時候,具體的時間有什麼樣的一種含義呢?尤其是為什麼?這一個時間就一定要叫做鬼節呢?具體會在哪一個時間點開門呢?這都是我們需要及時的去了解一下的。

  七月十四為什麼叫鬼節

  在我國古代的民間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這個月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月份,既不結婚也不搬家。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但是在我國有些個別地區在七月十四的晚上就會給親人燒紙,所以流傳到現在也就會有個別地區是過七月十四的。

  鬼門關開放時間

  在我國民間認為鬼門關自七月初一起初開,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閉合。農曆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一般此時會設普度道.場,普是普遍的意思,度是廣度墮落三惡道的眾生早日離開,超登三善道,甚至超生到救苦天尊的青華長樂世界,所以七月被稱之為鬼月,而且會多做法.事的原因了。

  鬼節的祭祀貢品

  在我國每當到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

  中元之夜,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順流而下,河上頓時燈火通明,搖曳擺動,如同天上點點繁星。膠東沿海地區,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燈,並奏絲竹樂。德州運河兩岸的百姓,紛紛擁到河堤觀燈。

  滕州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形式與德州大體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燈前,擺香案,念佛經,佛師一邊念經,一邊朝台下撒小饃饃,小孩子蜂擁而上,一搶而光,據說吃了能消災。

  長島漁民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親人,用木板秫秸製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點,有的甚至裝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愛的生活用品,然後點燃蠟燭,由已經

  結婚的同輩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表示對死.者的敬意以及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