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是我國的古老節日,在這個節日到來的時候人們會有一些傳統節日慶祝活動,但在重陽節當中也包含了許多的文化,那麼2020年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節日文化是什麼呢?重陽節登高有什麼說法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2020年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節日文化
重陽節在歷經兩千多年的形成、演變、發展的漫長過程中,緊緊圍繞健康平安、洪福長壽、趨吉避邪這一企盼美好未來的主題,演奏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主旋律。重陽文化作為我國民俗文化的瑰寶,其內涵豐富而博大精深。一是“孝”文化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傳統美德。二是“壽”文化青春長駐,人生不老,是世界各國人們世世代代的共同追求,重陽佳節之時,正是楓恭弘=叶 恭弘流丹、五穀飄香、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親朋好友一起扶老攜幼爬山登高,是人們的一次集體健身、崇尚長壽的傳統活動。三是“雅”文化菊花和梅、蘭、竹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四君子”,古代的文人騷客常在落恭弘=叶 恭弘蕭蕭時節懷鄉賦詩或踏野訪花。重陽節賞菊,是士大夫階層和文人墨客留下的古文化遺風。
重陽節的登高說法是什麼
說法一
重陽登高起源於古代人們對山神的崇拜,信奉山神可以使人免除災害。古人認為“九為老陽,陽極必變”,九月九日,月、日均為老陽之數,不吉利。因此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長壽的活動(這裏並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稱“九”為“宜於長久”之數。這是明代謝肇淛《五雜俎》中的看法)。所以,人們在“陽極必變”的重陽日子里,必須往山上遊玩,以避免災禍。最初人們還要祭拜山神以求平安吉祥,後來逐漸演化成一種娛樂活動。
說法二
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活不多,农民相對比較清閑。而這時正是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植物的成熟季節,於是农民紛紛上山採集野果、藥材和供副業用的植物原料,並把這種上山採集的活動叫做“小秋收”。因此,九月初九登高的習俗由此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