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二十四節氣,並且這二十四節氣也分佈在不同的季節,而立秋和處暑則是秋季的節氣,那麼立秋和處暑是什麼意思呢?立秋和處暑有什麼區別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
你可能感興趣:立秋吃什麼水果能夠養肺潤燥
立秋是什麼意思:秋季開始、暑去涼來
大暑節氣結束后就來到了立秋節氣,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為135度。立秋為秋天的開始,天氣逐漸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最終過渡到寒冷的冬季。詩《立秋》:“一恭弘=叶 恭弘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處暑是什麼意思:出暑,出了暑天
處暑的“處”字通“出”,也就是“出暑”的意思,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到了處暑節氣后,就已經正式進入秋天了,此時太陽公轉到黃經150°,秋意正濃。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將要結束了。它是和小暑、大暑比較起來預示天氣將要涼快的節氣。
你可能感興趣:立秋能夠滋陰潤燥的食材
立秋和處暑有什麼區別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的到來同時意味着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此後中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此時太陽正運行到了獅子座的軒轅十四星近旁。夜晚觀北斗七星,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申”(西南方向)。處暑的"處"是指"終止",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所以有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你可能感興趣:啃秋的習俗 立秋吃西瓜消暑
立秋也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但是立秋後暑氣一時難消。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後(公曆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着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恭弘=叶 恭弘,因此有“落恭弘=叶 恭弘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恭弘=叶 恭弘子,以寓報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