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也就是我國農曆大年三十,而在除夕的時候人們會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那麼農曆2020年除夕的除字是什麼意思呢?除夕的歇後語是什麼呢?就讓我們與老黃曆一起共同來了解吧!
農曆2020年除夕的除字是什麼意思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年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除夕的歇後語
除夕晚上盼月亮——沒指望
除夕夜守歲打————辭舊迎新
大年三十的案板————家家忙
大年三十的煙火————萬紫千紅
大年三十看皇曆————沒日子啦
大年三十看黃曆————沒有日子了(比喻到了盡頭。)
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飯————年關難過
大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你不多,沒你不少
大年三十晚上賣門神————再遲不過了
大年三十喂年豬————來不及了
大年三十不吃黑饃————窮講究
大年三十吃肉————還用你說
大年三十打漿糊————貼對子
大年三十打糨子————貼對
大年三十逮個兔子————有它過年,沒它也過年